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讨论文理分科不如弱化高考意识

(2009-02-16 13:46:08)
标签:

文理分科

高考制度

自我意识

应试

分数

strongart

教育

分类: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前几天我写了篇文章,批评了文理分科双方的浅薄意见,最后点出关键是弱化高考科目指挥棒的作用,结果有网友评论说取消高考就不能保证公平了。让平庸的笨蛋死记硬背考上好学校,浪费着自己根本用不到的资源;而有才华的人却只能与笨蛋们比较蛮力,结果在三流的学校里与更多的笨蛋一视同仁。这难道是就是公平吗,只能说是愚昧!既然已经保证不了公平了,还不如来消除一点愚昧呢!

    弱化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并不等于取消高考,只是叫人们不要盲从于这样指挥。我们经常称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虽然扩招了不少,可是考上本科的要重点,考上重点的要北大清华,过独木桥的心态依然没变。既然是过独木桥,那就应该一个一个的依次有序通过,要是大家一哄而上,那多半就只能一起掉进水里。我们的教育机构应该担任一个交通警察的角色,叫大家排好队不要挤,该第几个走就第几个走,后面实在走不了就赶紧找其他的出路吧。可现在却反倒还鼓励美化这样的竞争,就好像在十字路口上说先冲过去就是英雄,结果只能是稀里哗啦的堵在中间。

    具体如何来弱化这样的作用呢?首先我们的教育机构应该树立教育有方,应试可耻的基本观念,要告诉我们的学生,能掌握基本原理丰富头脑就可以了,不要把那些考试题太当回事。多做智力题的结果往往不是提高了智力,而是了解了一些做题的技术,更容易得到偏高的分数。这只是一种虚假的幻象,正是对这种海市蜃楼的追求才导致了目前高考的尴尬局面。此外,就是行使好自己的监督职能,严查学校以各种名义开展的课外补课活动,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课外活动时间。在评价教学效果的时候,不要简单以分数为标准,要具体看这样的分数是用激素催化的,还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还有我们的老师也要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先把基本原理讲透,然后多介绍有趣有价值的问题,少进行试卷分析之类的有害活动。

    制度的改革受到传统文化和现实利益的制约,往往不是完全彻底的,所以关键还得我们的学生有自主的个性追求才行。要是无论考一些什么东西,我主要还是学我自己的(顺便说一下,我当年就是这样做的,高中就自学了数学分析,高考前还在看介绍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书),那么高考也就不会这样让人尴尬了。其实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自己也是有责任的,我曾看到某个老师组织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比如语文课前的自由演讲,可是我们的学生反倒是很不习惯,只是拿张报纸读一下敷衍了事。当然,更多的情况却是老师们对学生的觉悟追求不屑一顾,甚至还找种种理由嘲笑批评:你上次考试得多少分啊,居然还看这个书,真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时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不要受老师们传统偏见的影响,尽量回避可耻的应试活动,少得几分无所谓,千万别把自己的脑子给搞坏了。特别是对一些有才华的人而言,一定不能对制度有过多的依赖,制度怎么样改都只能照顾平庸的大多数,而你多半还是只能属于那剩下来的少数。

    弱化高考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抗恶性,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也能让他们度过一个美化的高中时光。只有大家都不把高考太当回事了,高考的矛盾才真正得到解决,否则就只能是水涨船高的自讨苦吃。希望我们的90后学子们能够不受学校的价值影响,树立自己的评判标准,也许他们比你更了解社会,但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一些教育专家对取消文理分科问题的讨论实在是浅薄,请看博文:讨论高考文理分科是非常可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