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童话世界赵明
童话世界赵明 新浪个人认证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2积分
  • 博客访问:20,654
  • 关注人气:24,666
  • 获赠金笔:63
  • 赠出金笔:311
  • 荣誉徽章:元老博主图片博主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教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2009-06-17 01:00:17)
标签:

育儿

早教关健

因材施教

拔苗助长

豆爸质疑

赵明回应

分类: 育儿观点
一直想把博客的内容进行归类和立项,这两天终于完成了这件事,虽然还没有完全整理好,但已大功基本告成。而且巧的是,竟然发现了一篇去年在多多网的访谈录。访谈录的内容恰好与前段时间有关幼儿早识字到底好不好的“论战”非常吻合。看来,人确实是有共性的。
 我一直想回答豆豆爸爸有关“幼儿早识字没什么不好”的问题。之前很认真地写了一篇“浅析幼儿早认字的弊端”,本以为已经很清楚地诠释了这个问题。但从豆豆爸爸在我那篇博文上的评论来看,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好像问题更严重了。
我仔细读了豆爸的文章后,觉得有两点必须要阐明:
第一点:目前来看,豆豆很优秀很可爱,这是豆爸“因材施教”初战获胜的战果,但这并不代表绝大部分幼儿适合早认字。而且认字多少并不代表早教的成与败。而这次“论战”中大部分专家都指出了早认字的弊端,也是针对绝大多数幼儿来说的,神童和超常儿童并不在此范围里。要议论一件事,论点必须是一致的。我们的论点是绝大部分的幼儿是否应该早认字?是否应该提前把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先学起来?如果我们讨论问题的目标是不一致的,那么最后的论据和论证也一定会南辕北辙了,就会出现某人搬出一堆神童或科学家、超常儿童或某几个孩子来做例子。
第二点:我曾在小学教语文20年,我亲眼目睹和亲自教过那些早认字的孩子,说实话,我很同情这些孩子和家长。你想,家长受过专业的小学语文老师的训练吗?由于不正确的教学而产生的负面效果是很严重的。比如笔画和笔顺的书写错误、握笔姿势不正确导致身体受损等,还有自以为是、上课不听老师讲课等不良习惯,都成了早识字孩子学习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学习不再充满新鲜感,他的很多学习上的快感和求知欲都被别人一知半解基至是错误的“教学”给充塞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我认为,这是一种以爱的方式拨乱了幼儿的学习时钟。就像一朵花还只是花萼时,人为地把它轻轻剥开,美其名曰:为了让你比别的花早开早盛!
再打个比方吧。这就好比,你花了好多钱,去看一本充满悬念的电影,结果,你身边那个人,只是为了陪某人再来看一遍,于是所有的悬念都是她告诉某人时你也听到了。哈哈,这电影看的,这钱白花了!
我希望这篇博文,能再次阐述我的观点。我无意去改变谁,但尽可能地希望别人不要曲解我的观点。
以下是访谈录的内容: (红色为妈妈们提出的问题)   
 
回答妈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2008-01-23
     
2008年1月18日,在多多网和妈妈们做了一次网上交流。由于时间关系,我未能就所有的问题进行交流。给妈妈们留了个话,说可以到我在多多网的小家继续进行交流。由于近期工作非常繁忙,虽然看到妈妈们留了问题,却一直没有时间来这里和大家沟通。
我特别要说明几点。
第一,我这人特讨厌“好为人师”,因为我发现很多事败就败在“好为人师”上。所以,接下来的话,并不是我以老师的身份来回答大家的提问,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大家一起探讨,进行交流。
第二,本人才疏学浅,如果发表一些什么观点,也仅仅是个人的观点而已。千万不可当专家视点而照搬。对于妈妈们碰到的问题,有的是我碰到过的,因为我也是妈妈,有些方面我可能有做得比较好的,有些方面我虽然自己没有做好,但我看到有人做得很成功,我可以搬到这里供妈妈们分享和借鉴,让妈妈们从中汲取精华。有的是我没有碰到过的,我会尽量站在妈妈们角度来思考,来探索。路,是人走出来。当然,我也会带着妈妈们的疑惑去寻找一些对妈妈们有用的资源。
第三,我希望在这里能用自己的特长更好地和妈妈们沟通。我很希望以后能多和妈妈们探讨和交流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的科学教育和阅读教育,探讨在孩子在某一个时期该读什么书,国内外有哪些最优秀的儿童读物,怎样通过亲子阅读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妈妈们期待着我的回复。我只能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愿能帮上妈妈们的忙。
 
以下是萱萱妈的问题:
赵老师:晚上好!
今晚的访谈实在是太精彩了,遗憾的是时间太短暂,无法做更多的交流,只好将我的问题贴到这里来请教您咯!(转)

赵老师:您好!
         希望来得及问两个问题哈,我家萱萱今天刚好一岁零四个月整。
        一、她自半岁后就一直是奶奶在老家带着,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几个月才能回去看一次,她现在活泼好动,半岁后就会叫大人了,一岁左右可以清楚地叫“爸爸妈妈”了,但平时就是爱叫爸爸,很少叫妈妈,事实上,爸爸跟她待的时间比妈妈还要少的喔,这是什么现象呢?

         二、关于早教。她现在在老家跟爷爷奶奶住,他们只说方言,而我们说普通话,这样对孩子的语言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呢?会不会对普通话接受更晚呢?且爷爷奶奶文化不高,水平有限,不太注重对宝宝智力的培养,是否会造成孩子智力开发太晚?人家说错过了0-6岁的早教时间将对孩子影响很大呢,可是奶奶又不愿到我们工作的地方来,请问该如何给老人家做思想工作呢? ……
 
答:孩子叫谁早叫谁多这很重要吗?童言无忌。这一定也是他内心感情的流露。你大可不必太在意。以后你对他付出得更多时,他自然就会多叫你了。别怕,即使他现在少叫你几声,你也永远是他的亲妈。
至于早教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智能的开发,并不在于多认字或多算题。我认为早教的关键是要培养他发现身边有趣的事物的习惯。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的求知欲。关于这个问题,我在那天的访谈会上也谈起过,我最后的一篇文章里也阐述过这个观点。很多孩子很早就学写字和背古诗,但后来全忘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父母要他做此事的意义,还有,他也没有从中得到什么乐趣。
最后一点,自己能带孩子当然要自己带啦,可以多和公公和婆婆沟通,让他们理解父母养育孩子是自己的天职,如果他们真的爱孙子,就要为他的前途着想,告诉他们,孩子如果长期在老人身边,有很多习惯没有养成,以后会和同学拉开差距,这样对孩子很不好,会让他一开始进入社会就产生自卑感和压力。他们如果真的爱孙子,可以和孙子一起到城里去。这样,你们也能尽孝心,老人也能享受天伦之乐。我相信,你的公公和婆婆一定会理解的。
 
下面这个问题是蛋蛋妈提出的:
都说孩子认识汉字过早不好,但是还是有好多家长认为孩子越早认识汉字越好。赵老师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呢?对于这个问题,看过负面的也看过正面的评论,有点蒙了。不知道是不是该对蛋蛋进行汉字的教育呢!
        顺便再问一个,到底该怎么样惩罚孩子呢?看到赵老师前面的一个回答,比如说对喜欢听故事的孩子惩罚就是少讲个故事,但是蛋蛋还没有什么特别固定的喜欢的呀!想罚站,但是看到罚站对孩子不好;想打屁股,也看到打屁股也能打坏呢。到底该怎么样惩罚孩子呢?对于22个月的孩子来说,懂的也不少,不懂的也不少,难啊!
 
答:蛋蛋妈你好。我想,看了上面的回答,应该会有异曲同工之处吧。说句实话,对蛋蛋这样的孩子,他实在没有什么喜欢的,说明你没有引导,你带他去大自然欣赏自然之美了吗?比如看蚂蚁怎样准备食物?看小鸟怎样飞翔?看树叶是怎样的不同?你和他一起观察过鱼缸里的鱼是怎样游动的吗?你给他读好看的故事书吗?你让他一边看一边记住故事了吗?当他下次看时自己能讲出来时你亲他吗?你让他听好听的音乐了吗?比如“彼得和狼”。你告诉他每一种蔬菜的名字了吗?……
他的每一天都是永不重复的,一去不再复返,而他这样的年龄段也正是大脑细胞发育旺盛的时候,在这样的日子里告诉他生活中的美好,让他养成“发现”的好习惯,这是给他成长最宝贵的营养。
而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求知欲才是早教的关键!
阅读(2386) 收藏(15)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