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意大利科莫圣诞节天堂电影院旅游 |
还记得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经典电影《天堂电影院》么?片中的老放映员把电影放音机调转方向,让光线穿越小广场投射到古老的小教堂上,那小教堂就成了露天电影的银幕,那样浪漫的画面让观众和影片中的小多多一起睁大了眼睛。
圣诞前,科莫市中心的多座重要历史建筑上也出现了这样梦幻的幻灯光影,市中心的几个广场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圣诞天堂电影院”!
图一: 科莫大教堂的钟塔上打上可“科莫的朋友们,节日快乐”的字样
图二: 大教堂前的广场
大教堂广场的另一面
教堂周围的民居全都这样雪花飘飘了
我总是忍不住想象那些飘着“雪花”的阳台门忽然打开了.......
这样的阳台门如果忽然打开, 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金发女郎飘然出现,那就是好莱坞三十年代音乐剧了,呵呵。
这样优雅的花纹
这样的风格,非常非常的意大利
这个小教堂很“讨厌”,它上面那些细腻精美的花纹每秒钟都不断变化色彩和亮度的。因为晚上相机曝光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所以拍出来的照片没有一张是能真实记录那一刻的色彩的。
这个大楼是最最“讨厌”!满满一大版墙上大大小小的星星从上到下很飘忽地运动,站在大楼前抬起头,感觉就象漫天雪花在缓缓飘落,其美妙让人无法言传,可惜相片不会动啊!那一刻狠狠地想,不玩相机了,回头买了DV去!
这是科莫市剧场, 一个古典歌剧院风格的剧场。 本人过去三年里每年5月都在里面表演舞蹈。
意大利人是很随性的,而且美术方面的创造力又有点过剩,同一个剧场,不同日子里打的灯光还不完全一样。
那天朋友问我这是谁,我随口瞎答“威尔第呗!" 回家上电脑一查,确实是威尔第,意大利的歌剧院么,当然首先供奉威尔第。
那些“雪花”是静态的,音符却如同真正的雪花一般飘啊飘的,再次扼腕没有DV......要不回头拿我的卡片机的录像功能去录一段:)
这座上楼上的圣诞树是静态的,后面的大雪花是不断旋转的。别看这房子不起眼,却是科莫在建筑历史上最有地位的建筑之一,我家附近有个小教堂也上了中文建筑书籍算是伦巴第罗马风建筑的代表作,但也不能跟这不起眼的房子比。你看着这象80年代的建筑吧?其实,它是1932年设计建造的,开一代风气之先河,设计师朱塞佩.特拉尼是理性主义的重要干将。此楼原名“法西斯之家” ,现在更名为“人民宫”, 不过老百姓还是习惯叫它法西斯之家。
重头戏还是在大教堂上
大教堂不但外面打上了幻灯,里面也开了灯,从外面看上去那些色彩艳丽的彩绘玻璃生动极了。对了,这几天去米兰的朋友有眼福了,我在电视上看到米兰大教堂的灯都开了,晚上那一幅幅巨大的华丽的彩绘玻璃熠熠生辉,简直就像一座神话里的宫殿!
(图21和图13, 我在微博上传了宽度为1600的大图,如果喜欢的朋友可以到我微博里去下载http://t.sina.com.cn/sofiacomo)
教堂侧门
教堂的拱廊
驯鹿在教堂钟塔上拉着圣诞老人的雪橇
拍这样的景色,永远觉得广角不够用。 25/26,
是同样的建筑的楼上楼下。总是贪心地想,如果有象眼睛那样的相机就好了,多长的场面都能拍下,而且还能突出细节和重点
所有这些梦幻的投影,都出自这样的设备。那两束灯光,有没有让你想起天堂电影院里老阿夫雷德的放映机?
p.s.今天下了一天大雪,我想雪夜里拍这样的景色应该更美。不过我没下雪地时候去拍都快被冻成冰棍了,所以还是老实在家呆着吧:)
相关博文:
意大利很喜欢搞这样的灯光表演的, 2007年科莫“白夜”, 灯光效果更为梦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c5039010008om.html
+++++++++++++++++++++++++++++++++++++++++++++++++++++++++++++++++++++++++++++++++++++++++++++
另:俺的一组照片《瑞士小村,也宜风雨也宜晴》被提名为“2010金足迹新浪旅游网络盛典”中参选“最心动影像瞬间”,据说给这一项活动投票有抽奖的,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去给你喜欢的作品投票, 如果你正好喜欢我那一组, 我会觉得很荣幸:) 祝你们中奖啊!投票地址: http://travel.sina.com.cn/jinzuji2010/index.shtml#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