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大早就来到了金城关文化广场,等待社火队的到来。和我一样,等待的人很多,有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的兰州市民,有不少和我一样挂着相机的各色摄友、媒体记者,外地来兰采风的摄影人,还有做生意的回族大爷大妈。等到将近十一点,载着社火队的大巴车终于到来了。
今天在金城关文化博览园表演的有来自皋兰县的太平鼓、永登苦水的高高跷、秦川的狮子舞。
早几天,远在上海的博友多马老师说上海没有社火,他的一批摄友“十五”要去福建拍摄元宵民俗,可惜他不能随去。所以希望我用低速拍一张手舞足蹈的社火舞姿人像,只要眼睛清晰即可。在下次与他们交流的时候“炫耀”一下!多马老师,学生今天交上这批作业,不知道是不是符合老师的要求,心里很忐忑哦!
兰州皋兰太平鼓号称“天下第一鼓”,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皋兰太平鼓打法独特、气势恢宏,曾经参加北京亚运会、奥运会开幕式等国内外大型演出数十余次,并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太平鼓长约70公分,重约5公斤,但在鼓手的手中,忽而举过头顶,忽而骑在胯下,前后击打,看得人眼花缭乱。
△跳、跃、翻、骑、闪、展、腾、挪,是打法。
△“鹞子翻身”、“白马分鬃”、“弯弓射雕”、“策马扬鞭”、“力劈华山”是身法。
△“一字长蛇阵”、“二龙戏珠阵”、“三阳开泰阵”、“四门兜底阵”、“五形阵”、“六合阵”、“七星阵”、“八卦阵”、“九宫阵”、“十面埋伏阵”等,即“二龙出水破四门七招九式,三阳开泰迎五福六合八卦”是阵法。
△鼓队前有大旗为导,后随锣钹铜器伴奏,鼓手尾随其后。
△剽悍的西北汉子
△鼓声震天
有700年历史的永登苦水高高跷。我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观看高高跷。他们的平衡度怎么这样好哦!当时忙着拍太平鼓,没注意他们是怎样登上这高跷的,又是怎样下来的?
永登苦水不仅是中国玫瑰之乡,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高跷的发源地,还是兰州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据说高高跷要从娃娃的时候开始练起,首先要有强健的身体,还要胆大心细。
△当高高跷从眼前走过的时候,高高跷加上表演者本身的身高,我感觉好像不止5米啊,怎么感觉也要有三层楼高!
△大家几乎是在屏住呼吸观看,高高跷表演的时候场面是安静不出声的。
△表演者身穿传统戏剧服装,画着秦腔剧中的人物脸谱,手拿道具,凌空秀舞。
△金城关广场面对黄河。在3-4米以上的高高跷上看黄河,他们的视角一定跟我们看到的不同。
△金城关的表演结束后,鼓队又前往市中心的东方红广场和张掖路表演。观众们也追随而去!
△张掖路隍庙。骑着爷爷肩膀看热闹的小孩儿。记得十几年前闹社火市区的马路是戒了严的,社火队要沿着城区主干道走十几公里,那时候才叫过瘾呢!现在交通这么拥堵,戒严是不可能了,只能在金城关、东方红广场和张掖路步行街演一演。
△城关区社区的大妈们在扮妆,她们从初一到十五每天在张掖路隍庙门前舞狮子,耍旱船。
△舞狮队里都少不了这样一个搞笑的“麻婆子”
△麻婆子很能逗观众乐
△耍旱船的老者
△猜谜语
△00后,会猜谜语吗?
△夹层中间没有谜底哦!
△元宵节人太多了,等大妈们真正舞起来的时候,我被挤到圈外了!只好举起小卡匆匆拍了几张,妹妹电话,要回家吃元宵去啦!也祝看博的朋友们元宵节快乐!天天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