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穿越千年丝绸之路的文明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展铜奔马一波图文文化 |
分类: 【历史回望】探寻发现 |

△铜车马出行仪仗队.东汉(公元25—220年),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由三十八匹铜马、一头铜牛、十四辆铜车、十七件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二十八件奴婢组成,是迄今为止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马车仪仗铜俑,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刺绣残片.魏晋(公元220—420年)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出土
△“牛车出行图”画砖.魏晋(公元220-420年).甘肃酒泉市果园乡出土
△“邮驿图”画砖.魏晋(公元220-420年).嘉峪关市新城出土,被确定为中国邮政的标志,图中绘制的驿使,五官中没有绘制嘴巴,这象征着古代邮驿人员对其所肩负的工作具有严格保密的要求。
△一组木雕,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武威市磨嘴子出土。非常质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甘肃是古代中国各民族的交汇融合地
△青铜大角鹿,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张掖市龙渠乡出土。战国时期,甘肃河西走廊是游牧民族驰骋的地区,青铜动物雕塑是他们喜爱的装饰品,这组大角鹿刻画生动、细腻,尤其是对两只大角的夸张表现十分特别。
△马络头饰.西周(公元前1016-771年).甘肃灵台县白草坡出土。马,是人类最早驯服的野生动物,也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所以早在西周时期,相关于马的各种装饰制作就达到了非常精美的程度。
△三彩胡人牵马俑.唐(公元618-907年).甘肃秦安县叶家堡出土。
△甘肃是各民族混杂融合的地区,胡人在这里经商、被雇佣,于是就渐渐地隐入了当地的人文历史之中。
△铜牦牛,元(公元1271--1368年),天祝县出土。天祝县是甘肃的一个藏族自治县,这只铜牦牛造型可爱,眼睛很大,尾巴丰满,体型之大,全国罕见。反映出古代藏族人民高超的冶炼铸造水平。
△摇钱树.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反映出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金钱充满着强烈的向往和期待。
△彩绘一佛二菩萨.唐(公元618—907年).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以甘肃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佛教石窟雕塑、壁画艺术,把中国的佛教艺术推向了巅峰。在甘肃从西到东长达1600公里的丝绸之路沿线上,星罗密布地散落着的众多佛教艺术的明珠。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从敦煌开始,沿甘肃河西走廊一站一站向东走,你一定会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集中展示了420余件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铜奔马及仪仗队、汉唐丝织品、佛教造像、金银器、唐三彩、元青花等反映丝绸之路文明的精美文物和丰富收藏。因瑰宝太多而篇幅有限,只能窥见于一斑。
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指南:丝绸之路文明展
二楼中展厅;古生物化石展 二、三楼西展厅;甘肃彩陶展
三楼中展厅;甘肃佛教艺术展 三楼东展厅 ;红色甘肃
二楼东展厅;一楼:临时展厅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凭身份证及其他有效证件免费领票入场(上午限1200人,下午限800人)。
公交指南:甘肃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乘坐1、18、31、50、53、58、59、71、76、77、103、106、129、132、134、137等路公交车在七里河桥站下车即到。
闫月:敦煌
前一篇:回忆里的那些西安回坊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