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可以回向给自己吗?

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佛教藏传佛教文化 |
分类: 文章和随笔 |
最近接到几个佛友的短信提问,大家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可以把功德回向给自己吗?
在我们学佛修行的过程中,“回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门。佛教里讲的“回向”是指将自己修行和善行(如诵经、抄经、供僧、助印经书、供斋、放生等等)所获得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此法益同沾,利益众生。嘎玛仁波切曾经讲过,及时将功德回向,如同将自己手中的一碗水倒入大海之中,海水不干枯,这碗水就不会干枯!
大家参与本博组织的放生、助印经书、建佛学院、建佛塔、敬老助教、供僧、供斋、供养僧服等等善行,本身就已经获得了无量的功德,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功德回向出去,去利益更多的众生。
如果我们自己做了一桌子好菜,我们会怀疑这桌子菜是我们自己做的吗?显然不会,同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自己享受这桌子菜。但是老话说的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其自己独享,不如邀朋共享。
回向,在梵语中的发音是parinama,汉译为:转向、施向。在《大乘义章》的第九卷中说道: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意思是说:希望将自己的善根功德布施给其他人,并以自己的功德期望别人都能成就佛果,回向于佛道。
回向的原理就如同我们手里拿着一根点燃的蜡烛,然后去引燃我们身边人手中的蜡烛一样,不但我们手里的蜡烛本身的光亮未曾减弱,反而和其它蜡烛的光相互辉映,从而让我们四周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越多,不但自身的功德不会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为殊胜。
我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回向文应该怎样念?其实回向文怎样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真实的、回向的发心。如果发心是真实的,那么任何回向文都是有作用的,甚至一句:我愿意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给某某某。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都是殊胜的回向。如果发心不是真实的,即便我们写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也是无法利益众生的。所以回向的关键在于发心,不在文字。
有的佛友还问到:我做了很多功德,都回向给别人了,但是如何让自己满愿?我就此请上师做过开示,上师说:发愿!自己做了很多善行,产生了很多功德,将之回向,然后自己发愿,祈请上师三宝加持,让自己某某愿望达成,这样就比较如法了。
最后建议对回向这个问题还有疑惑的佛友,找找本博以前写的关于回向的若干文章,再好好温习一下。祝大家法喜充满,扎西德勒!
上师对你影响最大的话是什么?
角度和高度决定态度
放下,可以先从放手开始做起
让我们在团体中学会谦忍
佛教团体中的和谐之道
福田是平时一点一滴累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