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晖只是“不够漂亮”,我愿说声抱歉先

(2010-07-21 16:23:56)
标签:

杂谈

汪晖只是“不够漂亮”,我愿说声抱歉先

 

720 新闻晚报》发表张建群先生的文章,批评我的博文《可以不当教授,岂能不是男儿》“标题就冒着火药味”。张先生还说,汪晖教授的沉默,不应该成为“罪状”和“把柄”。谁也没有权利命令人家当“应声虫”,指手画脚让其出来“认话”。

这恐怕是误会了。我从来就不认为,汪晖教授选择沉默,有什么法律和道德问题。而且,汪晖现在不说话,不等于将来不说。就算永远不说,那也是他的基本人权,必须得到尊重。毕竟,沉默既不“违法”,也不“缺德”,只是不够“漂亮”。如果能像朱学勤那样,就更“有品”一些。当然,漂亮不漂亮,也是各人的事,别人管不着。所以,我只是“劝”,不是“逼”,更没资格“命令”。如果产生了“不当联想”,责任全部在我,我愿意深表歉意!

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得到充分的讨论。我们要问,在事涉“诈捐”、“造假”、“抄袭”等公共事件时,当事人到底有没有权利“保持沉默”?如果有,这种权利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如果是有限的,那么,哪些问题可以沉默,哪些不行?如果是无限的,媒体的监督权和公众的知情权,又如何得到保证?如果作为公民,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让他们出来“认话”,那么请问谁有呢?好像又总得有吧?

这些都是问题,好在也都不是当务之急,不妨从长计议,以后再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