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汶川地震城市建设启示房产 |
分类: 建筑与规划 |
一、学校和公共建筑必须成为“第一避难所”
地震、台风和洪水等灾害来临,灾区最紧迫的是需要空旷、平整、不浸水的平地作为安置灾民、紧急治疗和空中降落的场地。由于学校和重要公共建筑如体育场馆,政府大楼等相应的广场和体育场是天然的配置,而且具备迅速大量疏散人员的交通条件,因此重建的第一原则是使学校与公共建筑成为“第一避难所”。
学校又是这“第一避难所”的重中之重!我们知道大型公共广场、体育场馆虽然在救灾中会发挥重要作用,但数量毕竟有限。而校园则不同,尤其是按地区人口分布的中、小学,天然具有社区避难的最主要的功能:
1、
2、
3、
4、
5、
6、
二、道路防灾建设的重点是“抗震沟”和分段的救援平台
三、高层建筑抗震提到了日程上来
此次汶川震中,各县多层房屋,尤其是旧民房损毁严重,所幸成都无大碍!而成都恰好是高层建筑林立的特大城市。相信建设部和国家地震局会对震区所有建筑的损毁情况做出评估。现在恢复四川及受灾区域重建家园的信心,关键之一是对高层建筑抗震性的一系列工作:
1、建议展开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这些多地震地区的紧密合作,及时公布高层建筑在此次灾害中的情况;
2、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设计标准和逃生方式做一次深入的普及工作;
3、结构体系和结构定型应尽快拿出一些推荐方案,用以指导目前的城市房屋建设。
我们知道,中国人多地少,高层房屋是一个必然的方向,本次成都市的情况和震区都江堰市的高层建筑情况,必然会是今后高层建设的重要经验财富,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不怕困难的民族,每一次灾难,都给我们战胜下一次灾难带来信心和勇气!
我的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