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天津卫视求职节目里,求职女同学刘俐俐和主持人嘉宾对喷这件事,从开始到现在已经一周了。我知道的不算晚,但现在才说说。主要现在媒体情况复杂,真作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你这边热烈讨论,可能人家那边就是场搏眼球的话剧,双方配合默契你红我白,那谁认真谁就输了。现在风头不最激烈了,而这事儿本身一些地方也挺有意义,就拿来一说。
先说一句,不聊谁对谁错,英雄双行体究竟为何物的问题,也不一句一句拆解,分析到底是谁激怒了谁,还是人家其实都没事儿,是我们看客自己找怒受。这些都是话题,茶余饭后聊聊无不可,多了就俗。那么散记一样的说几个那段视频的观感。
一、我一个朋友,到了英国娶了个金发碧眼老婆,孩子也在英国长大,小帅哥一枚。中文基本就老爸教了点儿,算是标准BBC。小帅哥和他姑婶嫂子爷爷奶奶视频聊天时,都是很慢地一字一字说着中文,说不清楚就用手比划,或是模拟声音让大人们猜,情景很是欢乐。小孩子没有一次让他精通英语的表哥帮着给爷爷奶奶翻译,这是他爸爸的要求。我想这就像外交场合即便你精通全球语言,代表国家发言时也一定要用母语一样,很多时候,语言的选择是一种尊敬,尤其在长辈面前。至于英文习惯了中文不知道怎么表达,这都可以理解。至于是不是真如此忘了怎么表达,仁者见仁。
二、刘俐俐同学的各种反应,如果不是在职场面试这个场合,我会非常欣赏。爽快,直接,自然,反应快,反击猛,酣畅淋漓。但这是在面试,作为应试者,她的表现不合格。她也有二十多岁了而不是十几岁。应该知道不管老板还是同事,他们的性格处事方式不是你个人能改变的(当然他们也没有权利改变你的)。你即使不满他们的说话方式,但用同样的方式回应回去也未必合适。应对上级和同事时不一定非要委屈自己,但在这时还要讲究技巧。在这一点上,如果是我,我会聘用她。毕竟她有幽默感,聪明,反应快,各种事情都会很快上手,而且发展潜力很不错。但可能我会在试用期多考验她,或者让她的领导给她些环境试验抗压能力。工作中很少有毫无摩擦的时候,要是一个暴躁敏感的人加入团队,产生价值之外,还会产生内耗,最恶劣的是会在团队内部产生小团体,管理成本高过效能产出,这就麻烦了。所以对于压力的适应力,在压力下的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都很重要。
三、对一个老板来说,你是招人才,还是招奴才?但凡某方面出众的人,难免另一些方面有瑕疵。全面出众又没毛病,这样人都快当老板了,你还去哪儿招来。管理的意义,就是取精华去糟粕,用团队的力量掩盖每人的缺点,发扬各自的优点。一个手下都是听话人的领导,这团队的爆炸力上限也一般。一个能把你激怒的人就直接居高临下地呵斥他,这是什么逻辑?古人还有三顾茅庐、倒履相迎,现在节目里坐上龙椅就成大爷,不是用人而是训人去了?能引起注意并展现特点的人,本身就有才华出众的可能。优缺点如何用还是不用另说,但用围攻和刁难让她不能进一步表现自己,这就是不是一个好的面试官了。
四、中国有很多习惯、古训、传统,而很多都是跟“中庸”挂边的,用时髦点儿的话说就是“和谐”。一个社会,从学校到企业到政治,都追求整齐划一、和谐平稳,这个民族就会越来越缺少创造力,因为创造力很多就是来自于反叛力。艺术家之所以能揭示社会变革的方向,正因为他们是最反叛的一群人。艺术家没了反叛力,他们就只是艺术商人。一个民族没了创造力,它拿什么赢得世界的尊重?靠抄袭伪造支持的山寨么?
我曾经说时尚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其实何止时尚界,往大了扩也都是如此。变化才有活力和新鲜,这也才是真正的稳定态。社会需要一种冲动和闯劲,即使它们破坏着规矩,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面对这种力量,你是扼杀,还是给它试验的机会,看看未来会如何呢?如果在现实中我们迫于利润现实等各种压力,那在一个真人秀节目中为什么还有如此根深蒂固的规矩观呢?
前一篇:谁造就了最丑陋建筑?
后一篇:放弃或者继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