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只有愚人节能“光明正大”地说谎

标签:
愚人节心理 |
分类: 生活·心情 |
早起去Google,看到这只鸽子。
“谷鸽鸟看”计划的使命是: 鸟看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山寨并从中受益!(其实就是搜集全球山寨新闻)。
装备包括智能导航帽:在鸽子头脑清醒的时候提供 0.01 米精度全球定位导航信息,并在鸽子头昏脑胀的时候使用绿色纳米微波为鸽子进行泰式头部按摩,等。可以实现搜索山寨化,山寨信息化,信息无废话。
Google向来在愚人节冲锋陷阵,无往不利。这个属于西方的传统节日,果然还是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企业玩儿得更好,也更自如。中国的愚人节,除了骗人,还没看见太多的创意。
说谎是人类天然的自我防卫,就像动物的保护色是天然的身体说谎一样:你别吃我,我不是虫子,是叶子。这种释放自我的性格,确实有欧洲文化色彩。从历史上看从没有过长时间大一统的欧洲大陆,包括200年前还是荒蛮之地的美洲大陆,战乱频繁,生态自然,寻求刺激与冒险,没有土地归属感。他们认为释放欲望是生存的必需。
文明逐渐发展,人们都会意识到随便释放欲望,是很本性,但对社会群体有害,所以有了道德。道德并不一定是符合人性的,却是对群体发展最有利的。所以东方有了禁锢欲望的手段,比如存天理,灭人欲。西方人无法理解朱熹,因为小国(国土上说)林立,大陆被切割千年,他们想到了释放的方法。
人总有对暴力的癖好和倾向,所以有了各种释放体力的体育;人总有希望大胆示爱没有顾忌的愿望,所以有了情人节;人总有放弃道德(或称社会规则)回归本性的叛逆心理,所以有了狂欢节(这天尽情闹,过后还要守规矩);最后,人不是完美的,会有说谎保护自己缺陷的本能,所以有了愚人节。
这么一看,西方人倒是非常大禹,重疏导而非堙填。至于1564年法国实行格利高里历才有了愚人节这个典故,恐怕也是因缘际会,给了愚人节一个名头。
所以西方人玩儿得很开心,他们潜意识中有这样的思想:我今天尽情愚人,其它时间则要努力保持真诚。东方人挺难理解:按礼法来说,我们天天都要真诚啊,怎么能有对自己放松要求的一天呢。
俄罗斯一个著名职业运动员的太太,公开对媒体表示:老公,我允许你每年有一天可以出轨,时间你自由选择,一年一次。真正出轨与否未知,但这种让国人诧异的表达方法,也说明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这是愚人节出现的心理需要。但现代人热衷愚人节的理由,则有些不同。情人节是正统的欲望释放,人们平时很少表达爱意。但你不觉得现代人平时的谎话已经够多了么。一直在伪装,甚至自我催眠:我说的是实话。只有在愚人节一天,能“光明正大”地说谎。
这也算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欲望释放吧。
有句话说找对了人,天天都是情人节。但你找到什么样的人,也不能天天都过愚人节。示爱,是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本能。说谎,也是本能,但却是负面情绪的本能,是不能像保护色一样,成为生理本能的。现代人群的病态,在于将负面情绪蔓延为日常生活,所谓“负负得正”,你说谎,我也说谎,我们就相安无事了。但这种相安,除非社会和宗教价值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成为谎话王国,不然你我,总要受潜意识的折磨:我觉得,生活,还是不说谎舒服些。
我们之所以还喜欢愚人节,除了情绪释放外,恐怕心理还有一个暗示,就像西方人的真正需要一样:谎话都在这一天说尽,平常时候,我们舒服地生活吧。
一个笑话: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愚人节?因为我们爱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