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文化建设与政绩心态狭路相逢

(2010-08-19 23:10:23)
标签:

文化

当文化建设与政绩心态狭路相逢

解玺璋

 

    刚过了一年一度的七夕,这个曾经让一对夫妻伤心的日子,现在是被商家当作“情人节”来消费了。有报道称,晋陕鲁豫都在争当牛郎织女的“故乡”。其实何止晋陕鲁豫,当天在央视看了一个纪录片,也是讲七夕的,产地就出在甘肃西和,离刚刚发生了泥石流灾害的舟曲很近。关于牛郎织女,各地都有自己的传说,有的追溯到唐代,有的追溯到汉代,西和更追溯到秦人的祖先,追溯到史前时期西北先民的生活形态,进而将牛郎织女解释为“男耕女织”的象征。

 

    应当看到,以中华文明历史之悠久,地域之广博,发生流布之复杂,同一个民间传说或神话出现多种版本是极正常的,倒是现在的你争我夺,以自家为唯一的做法,显出一些人的小家子气,非我煌煌中华博大包容的气度所能比。近年来,类似的事情在各地发生了很多起,其背后更露出了某些地方官员的小九九、小算盘。当下,在很多人的眼里,文化是潜力股,各地文化建省、文化建市、文化建区,都叫得很响,争夺所谓文化资源的势头也日见其高涨,但这是否文化的福音,似乎也还不敢断定。近日所发生的安徽泗县拆除北宋释迦古寺建商品房事件就是个反面的例子,揭示出某些地方政府官员,他们真正关心的,只是所谓政绩,而并非文化;如果某一文化遗产不仅不能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甚至还影响到城市化的进程或GDP的增长,他们会果断地拆除它,毁灭它。释迦古寺的遭遇不是孤立的,此前不久,就有江苏镇江13座宋元粮仓被毁于“如意江南”楼盘开发项目的事件发生;在湖北鄂州,始建于东晋时期的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同样面临着被开发商拆除的命运。根据有关报道,结束于2009年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已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文物消失。这种情形恰恰与争夺牛郎织女的故乡、抢注孙悟空的祖籍等荒唐事件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是地方官员政绩综合症的病相之一种。

 

    政绩心态的特点就是急功近利,它的核心无非是个“钱”字。拆真古建是为钱,修假古建,也是为钱,争抢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为钱,忽悠文化立项,还是从国家口袋里掏钱。钱是有了,文化呢?我们却没见着。所以说,文化建设一旦与官员的政绩心态狭路相逢,那十有八九是文化的“杯具”。文化建设离不开钱,但只有钱却未必能将文化“建设”好。文艺创作应该是各省、各市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吧,现在钱也不少,而且舍得花钱,一台戏投入几百万、上千万,是小意思,毛毛雨啦,但以得奖为目的,以政绩为目的,对当地文化的建设又有几分增持?即使把牛郎织女的故乡或孙悟空的祖籍争到手了,又能怎么样呢?无非是造几件假古董,搭几个假景点,搞搞所谓旅游节、情人节之类罢了,与文化建设根本就是南其辕而北其辙。文化是什么呢?究其源,说法可能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却是指活着的生活方式。我们保存传统文化,就是要使其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前面提到的那个纪录片,生动记录了七夕女儿节在西和民众生活中的意义,我不知道其中有几分是组织和模仿的,但其所表现的生活形态,却让我们领会了文化建设所应努力的方向。实际上,文化建设首先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文化中所包含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为我们所认同、所接受、所实行并发扬光大的问题。我的祖籍山东因孔孟而排名十大文化大省之首,可谓荣耀至极,但能将孔孟之道实行到什么程度,不能说不是个问题。由此看来,这种荣耀也是要打折扣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