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云晓:希望不要让美丽的春天变成尴尬的春天

(2010-03-09 11:23:24)
标签:

孙云晓文章

教育

分类: 我的文章

     3月3日下午,在北京理工大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开会,讨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提出以下两点建议希望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关注。     

      每到春天的时候,你会发现全国绝大部分的中小学都不敢组织春游活动,不敢组织野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压到前所未有的低水平。我看这个《纲要》,我担心十年之后孩子还不敢出去搞活动。这个问题表面是一个敢不敢的问题,实际上涉及保险体制、安全训练等方面,需要采取一些非常重要的措施。日本就是一个经验,日本曾经也是不敢,后来拿专款给学生上保险,制定相关法律,提供安全训练。所以现在日本小学生就可以远足,初中生可以到外地旅行三夜四天,高中生可以到国外游学。可以说中国中小学不敢组织到野外活动,这个现象在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很荒唐的事情。我们现在讨论的《规划纲要》这么受关注,国家从来没有这么大力度,在这样一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依然不敢出去,使我们的春天是尴尬的春天,夏天是尴尬的夏天。目前《纲要》里这个问题没有体现出来,这个问题不解决也是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这个问题要有点得力的措施。

        我还有一个建议,在我们提到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机制这方面,因材施教我完全同意。我想补充四个字“因性施教”。因材施教这么多年,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忽略了性别的差异,比如说在小学中学,包括幼儿园,问题孩子大部分都是男孩子。我们做了一年半男女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发现男生是节节败退,全面滑坡。5岁男孩大脑语言发育水平相当于3岁半女孩的水平,很多指标远远不如同龄的女孩子。老师在上面讲了十来分钟以后,男孩子就听不下去了,根本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女孩子就听得很清楚,理解得很清楚很到位。我们常常不明白为什么男孩子就是爱捣乱,实际上这不是他们的缺点,而是他们的特点,我们对此没有引起充分的注意。性别的教育一定要关注,包括评价教学模式都需要考虑,所以我建议把教育的理念“因性施教、因材施教”放在一起提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