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四幅图为位于甘肃嘉峪关附近海拔约4500米的“七一冰川”(该冰川被定义为中国离城市最近的冰川)
嘉峪关落日
荒漠中的海市蜃楼
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他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美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
上面这句话曾被郑渊洁在不同的文章中引用:《第一次接触将军》(《郑渊洁全集》第26卷)、《北京的汽车灯全是坏的》(《郑氏胡说》第4集)郑渊洁在作品中引用别人的话比较罕见,而这句话被引用两次,为什么?只能说明这句话经典。
今儿我只想先说说“灿烂星空”。
假如你一直生活在城市里,是不会见到真正灿烂的星空的。不久前,我有幸亲眼目睹真正的灿烂星空,地点:1、兰州到嘉峪关的夜行火车上,透过火车车窗。2、柳园到敦煌的夜行汽车上,透过汽车窗。
那种灿烂是普通相机照不下来、平常语言难以形容的。漆黑、清澈的夜空,星星比在城里看到的密得多得多、亮得多得多,看到这样的星空,才明白“浩瀚”这个词儿为什么可以形容星空!
记得,二十多年前,在北京城里,秋高气爽的时候还能见到类似的星空,但后来,就没戏了。无论什么季节,只要你早晨登上北京的香山,日出的时候,向东远望北京城,总会看到城市笼罩在灰蒙蒙的色彩之中……
嘉峪关附近,有著名的魏晋墓壁画,在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新城乡戈壁滩上,始掘于1972年。在嘉峪关以东至酒泉市以西20公里的范围内,共有1400多座魏晋时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画砖墓群,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
从1972-1979年先后发掘了13座,其中8座是彩绘砖壁画墓,共出土壁画砖700余块,现有只有一个墓室对游人开放。墓室壁上为表现当时人们各种生活场景的砖画。画像砖除军事体材外,均是一砖一画,笔法简练,形象生动,系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科技等内容。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壁画中表现的当时人们(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人们)采桑养蚕的情景。种植桑树在当地如今的干旱环境中已经毫不可能!
曾经揣着《郑渊洁全集》26卷走入莫高窟,一种凝重的时空交错,让我不禁心中一颤……
站在今天的茫茫戈壁,遥想千年前的绿色田野……
面对西部灿烂的星空,回想城里的污浊空气……
再过一千年呢?
注:本文写于2004年10月
照片拍摄于2004年9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