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

(2007-07-24 23:25:37)
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    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认识险恶环境、冰川地貌(瑞士之旅十七)一早,乘车盘山道爬高,茂密的森林。

    太阳从云层缝隙偶尔露露脸,换缆车抵海拔2978米的迪亚沃勒扎(Diavolezza)瞭望台。

    巍峨雪山,莫尔特拉奇山谷,俯瞰一望无际的银白世界-莫尔特拉奇冰川(morteratsch)。

    铅灰云层,要下雨的模样。

    穿越冰川是今天的科目。向导一脸白胡子茬,虽说一把年纪了,身子骨硬朗,但自报71岁,不免令中国客人惊讶不已!

     下碎石坡。 近三十人的队伍拉得距离很长。

    走在后面的不慎踩滑松动的石块,碎石哗啦啦下堕,“喂,小心!!!”

    前后互相照应着。

    哗啦啦,碎石飞滚而下。 嗖,似子弹飞过。

    还没来得及喊“小心”二字,只见半山腰的杨总身体晃动,斜坐碎石堆上。

   “击着哪了?”

   “不碍事,谁有救济箱?” 

    从观景台下到冰川,青岛杨总被落石击伤手、北京李总右腿肌肉拉伤、重庆吴总已精疲力尽,需搀扶。其它各位老总,还包括两位老总夫人、瑞旅局冯晖、CCTV小丫四位女性均状态良好。

    凸凹不平的冰川上行走。

    夏季的冰川似晒盐场的粗糙盐粒子,纵横裂着大小裂缝,融化的冰水顺着裂缝流淌着。

   遇到宽的裂缝绕道而行,窄的一跃而过。有经验的向导要求跟着前面的脚印走,否则误进隐蔽冰裂缝区会非常危险!

    冰镐指着五、六十米的碎石层,向导解释:“冰川专家考证:一万年前,冰川的厚度还在那个位置,冰河在流动,年年融化,到了上个世纪,退缩速度明显加快!可以观察到不断后退过程中留下的遗迹。

    继续行走,陡滑处,向导麻利的用冰镐刨出冰槽,方允许队通过员。

    北风伴随碎雪花乱舞。

   “好啊!”合肥的陈总一嗓子吆喝。

    好啊-好啊-好啊-好啊…… 山谷的回应。   

    途中遇到一队向上攀登的小学生,冰爪、冰镐、安全帽、安全绳,“全副武装”结组而行,教练前后呼应。大概是小学校的户外体育课吧。从小就认识险恶环境、了解冰川地貌。

    经五小时跋涉,整个队伍穿越冰川,抵达安全路段。

    坚持走进下来的吴总表示:“今天的行走将改变后半生。重新认识自己,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