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两战力求六分——我看国足杀出“死亡之组”的策略

(2007-12-06 03:02:50)
标签:

体育/竞技

 
 
 

    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20强赛的比赛将在明年6月份全部结束,这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从当初亚足联提出“悉尼方案”(即20强赛在明年6月全部结束)开始,到国际足联最终在12月3日确认,回过头来想想当初亚足联主席哈曼在悉尼召开的亚足联竞赛委员会会议上所称“将与国际足联再作进一步交涉”,如今看起来也更像是某种“外交辞令”而已。

 

    赛程变更折射足协信息闭塞


    当初,亚足联之所以会提出“悉尼方案”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完全是根据亚洲赛事的现实情况以及国际足联所拟定的今后数年的国家队比赛日作出的选择,就像我在11月30日的博客《世界杯亚洲区20强赛更改赛程的内幕》一文中所披露的那样,这其中很关键一点就在于涉及到2011年亚洲杯赛提前至1月份进行的问题。所以,要实施原先的“雅加达方案”(即在明年9月份结束20强赛),除非国际足联根据亚洲的情况再增加国家队比赛日,或者就是将下届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由原定的2011年1月推后到2011年的12月份进行。但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自然推翻“悉尼方案”的可能性也就几乎没有。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真正应该引起外界关注的,首先是亚足联有可能会修改20强赛赛程的信息缘何中国足协事先并不知情?只是等到了11月28日的悉尼会议上才正式知晓?联系到今年早些时候,亚足联实施世界杯预选赛全新方案,缘何中国足协事先也是一无所知?而这次悉尼会议结束之后,为何赛程确定在明年6月份结束的消息又是首先从日本传出的?也就是说,现在中国足协对于这些重要信息根本就不掌握,也无渠道去了解。这更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一点,就是中国足协在亚足联地位的彻底“边缘化”!

 

    国足策略:前两战全力争6分


    不过,我觉得现在这个时候再去谈中国足协“边缘化”的问题已经毫无意义、更于事无补,现在最重要的是重新调整我们的“抢分”战略,也就是关键在于中国队自身的策略应变。


    在分组抽签揭晓之后,不少现役国脚、业内人士已明确提出:就是只要拿10分,中国队肯定可以从小组中出线。这一点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这10分如何拿?有人说“打好三个主场拿9分、三个客场争取拿1分”;有人说“澳大利亚队实力明显强、主客两场比赛根本就应该放弃,应该从伊拉克队和卡塔尔队身上争取9分”……


    但是,我觉得任何分析都应该建立在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之上,而不是简单地坐在家里、根据过去固有的那些老印象进行猜测或纸上谈兵。而且,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很重一点就是我们是否真的认清了我们自己的实力与对手的技战术水平。换而言之,就是我们是否真的有面对这个死亡之组的“决心”与“勇气”!


    参照未来20强赛的赛程以及目前对手的实际情况,我以为中国队应该拟定的策略和目标首先是前两场比赛力争拿6分而不是首先想着“客场不输”或“放弃与澳队主场”的问题。这就好比以往中国队参加大赛时常会出现的究竟是“保平争胜”还是“争胜保平”的问题,同样是四个字,但不同的顺序决定着截然不同的作战策略与指导思想。

 

    附:中国队20强赛赛程
第一比赛日  2008.02.06  伊拉克队——中国队、澳大利亚队——卡塔尔队
第二比赛日  2008.03.26  中国队——澳大利亚队、卡塔尔队——伊拉克队
第三比赛日  2008.06.02  卡塔尔队——中国队、澳大利亚队——伊拉克队
第四比赛日  2008.06.07  中国队——卡塔尔队、伊拉克队——澳大利亚队
第五比赛日  2008.06.14  中国队——伊拉克队、卡塔尔队——澳大利亚队
第六比赛日  2008.06.22  澳大利亚队——中国队、伊拉克队——卡塔尔队

 

    那么,我为什么要提出前两场小组赛即2月6日客场对伊拉克队、3月26日主场对澳大利亚队的比赛必须争取拿6分这样一个策略呢?很重要一点就是我们不能用固有的思维方式、自以为了解的情况去考虑、分析问题,尤其是对两个对手的现状。而且,即便是我们拿不到6分,也要确保拿到4分。只有这样,我们在这个所谓的“死亡赛程”中,才能充分抓住6月7日和14日这两个连续主场作战的有利因素,争取拿到6分,从而确保可以拿到10分这个出线所必须的分数,掌握全局的主动,避免最后一轮客场与澳大利亚队“死磕”!

 

                                                        2007年12月6日凌晨于海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