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隆里贵州杨沐春涓杂谈房价阿凡达 |
分类: 游在大中国Road |
这山上,坑凹不平的山路,坚定的步伐,想象不到这是一群七八十岁老人的身影
她们还不是寻常人,是附近隆里古镇老年腰鼓队的主力队员,据说化上妆、换上鲜艳的演出服,敲打起来引得四乡八镇过来围观观看……
我在济阳第大妈这里听说,她们也定期到镇子外面的山上去活动
隆里古镇我最喜欢的人家,他们那里称呼什么第什么第的,这家门头上挂一匾额——“济阳第”,给两位老人家拜年了!
我好信地出镇子,上山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途中不停回望我逗留的隆里古镇,有景色的,有民居的,看到古镇书上说的“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个军事重镇……”
真的在半山腰上碰上了一群年纪很大的老人们……
她们背着筐,在山上绕啊绕啊,我也就尾随着,
终于,她们走进了这个门
随我去的小欧,欧汉法很认真地问这其中一个老奶奶:这佛经能看明白吗?原来她们是上山点香、拜佛的
可又不尽然,因为拜完了,她们并不急着走,而是在旁边的一个大灶房里,淘起米、烧起火、做起饭来,每个背筐里都装了这顿饭用得着的东西:大米、水、油、盐、青菜……以及沉重的烧柴
她们很有分工和秩序地,完成了每件事,吃饱了,喝得了,把所有要做的完成后,准备下山
那些个筐很重,我特意拎了一下,不得不放弃
山脚下,公路边上,立着旁边隆里状元桥的碑文注释
古镇总共有四个大门,这是最北面的,只有门的形式,但没有门的作用,年久封闭。从军事战略的角度讲,这个门不吉利,于是干脆不建制。而里面的构造,则固若金汤。
她一路唱着歌,舞动着身体,往下走,没有烦恼没有忧伤没有顾虑重重……
这种背影可以联想很多,我看到生活的流向……
孩子的气息在她们身上活跃着,活跃着,感染了我,也想跳了,唱了
我们走着唱着跳着,引得山下经过的人、轿车、赶牛人,停下来,往上看,看我们逶迤在那翠绿的山腰上
我加入她们的队伍,一起向古镇走去,那种感觉很特别,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可她们不笑,说是要赶紧赶回去,晚上6点有活动,抓紧回去准备着……
我望着远处的山峦秀色,青色如黛,很多金黄色的油菜花在开放,沟渠明亮,满目舒心养肺的田园景象。我喜欢这种没有造作和粉饰的美丽,我也经常把灵魂放在这样的地方,渴望天然的纯净和唯美。
途中遇到别处挖山笋回来的背孩子女人。镇子的附近有不少竹笋在生长……它让我萌生了择日去林场看看,也去当个挖掘山笋的劳作女人(以后专题介绍)
回到古镇里面,看到有的老人在家门口吃饭
有的聚在一起做活、聊家长里短
不论哪一种情况,这里的老人都安详地生活着,与事无争。而我更喜欢那些在山上扭秧歌的老人们,她们带着一个超然度外的童心,给我讲述了一个带着清草露珠的不老童话!
[旅行在继续,随时与您分享……]
[精粹土耳其]
这里很有趣儿:
博主的心仪之地吗?请点击这里
踏入世界马都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