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7岁的南京女孩章泽天,因清纯可爱的相貌在网络上蹿红,因其最出名的一张照片手捧一杯奶茶,而被网友称为“奶茶MM”。这几天,这位网络人气美少女再次成为网络焦点人物。记者从清华大学证实,章泽天已被清华大学确认为保送生,将进入人文科学实验班就读。这由此引来网友的质疑,对此,清华大学江苏招生组组长周明胜表示,章泽天被清华大学确认为文科保送生,这与章泽天网络人气无关。(新京报1月12日)
很显然,从网友的跟帖看,清华大学的回应,并不“给力”,并没有消除网友的质疑。或许在清华大学看来,网友的质疑有些“莫须有”,然而,质疑的存在,恰反映社会对保送生、自主招生等可能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焦虑,学校不能等闲视之。
客观而言,社会舆论“动不动”就对保送生、自主招生进行质疑,责任在于保送生、自主招生的标准并不清晰、过程并不透明,加之我国教育(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因此但凡当事人有点名气、有些背景,就会被怀疑有猫腻。几年前,美少女作家蒋方舟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也闹得沸沸扬扬。而前不久教育部提出调整奥赛获奖者的保送生政策时,有高校招生负责人指出,一直以来他们就对保送生的质量不太满意,这更给公众很大的想象空间。——不满意,怎么就录取了呢?
这种情况,在美国大学的自主招生中却很少发生,除了大学的管理实行现代学校制度之外,在招生方面,其通常的做法是,成立由教授、专家组成的招生委员会,负责招生标准的制订和监督执行;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不少高校多达10数项,但评分标准、权重,都很清晰;无论是学生的SAT成绩,还是中学学科成绩,以及大学的面试评价,都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提出质疑,完全可以进行复查。
清华大学在回应时指出,“清华执行的是很严格的一套招生标准,况且她本身就很优秀。”招生负责人表示,章泽天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就读期间的表现让招生方满意。那么,为何不把这套严格的招生标准,进行公布?为何不把小章同学在这套标准下获得的各项分数逐一公示?依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条例,招生标准,不属于国家秘密,也非大学的商业秘密,用于录取的学生成绩,也非学生隐私,完全应该公布。如果公布了上述信息,还有多少网友会质疑呢?反之,大学以这种总结性语言回应公众,只会让大家进一步怀疑,学校没有所谓的严格标准,其本人也未必如学校所称的那么优秀。
其实,早在2003年我国大学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时起,教育部门就意识到公开、透明对于大学招生公信力的重要性,因此,反复强调招生结果的公示,然而,公示的情况令人失望,公众所能获得的公示信息,只有考号、姓名、身份、所在中学、科类、性别、外语语种等7项,其他的很难获得。对于保送生的公示,也是如此。而在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把每个学生的中学成绩、中学综合评价、大学面试评价,全部公示,并不是难题。能做到的没有做到,能轻松表明自己清白却把问题搞得复杂,自然会引起有关学校是否真正清白的疑问。
能否确保公平是我国高考改革中,最令大家关注的问题,这也导致我国所有良好的高考改革设想,总难以推进,目前甚至有舆论要求全部取消保送生,叫停自主招生。而做到公平,当前只需迈出信息公开这一步,要求每所大学公开具体招生标准、每一个被录取考生不涉及个人隐私的全部评价信息,迈出这一步,也就意味着教育部门和学校真正重视受教育者和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也就开启全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如果这一步都做不到,教育部门和学校,如何说明招生是公平的?怎能让公众放心大学能用好自主权?又能让公众对教育改革有怎样的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