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决随迁子女在京读高中,关键在解决当地高考

(2010-10-15 08:03:25)
标签:

杂谈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公布。经过多次征求意见,最终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优质平价服务解决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中阶段教育问题等写入了征求意见稿。有专家表示,随迁子女在京接受高中教育,有可能是在职业教育中率先突破。(新京报1014日)

 

解决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中阶段教育问题,这是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到的“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一致的。然而,具体如何解决,还有很多不明晰之处。

 

随迁子女在北京读高中的现实情况来说,某种程度上说,其实已经“解决了”——根据北京市中考政策,北京市非北京户籍考生参加中考,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绿卡)的人员子女等7类考生可以报考普通高中,另有2类考生可以报考规定学校;不在9考生中的无北京市正式户口的考生,可以在北京市借考,有报名资格,但没有报考资格,也就是说,接收学校需要自行联系。

 

按照上述政策,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北京读高中,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有关专家所称的“突破”,或许是针对可在北京市借考的初中毕业生,让他们有报名资格,也可有报考资格——报考北京的中职学校。

 

在笔者看来,这并非什么“突破”。就是允许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北京与北京正式户籍学生一样参加中考,随迁子女所关心的最根本问题,却没得到解决,即:在北京读高中,能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其实,我国已有省市降低随迁子女在当地中考的“门槛”。海南省教育厅今年就出台新规:户不在海南,但父母至少有一人在海南就业的农民工或参加海南经济建设的其他常住人员可参加海南省中考。但是,令人焦虑的还是高考问题。

 

如果这一问题没有答案,那么,允许随迁子女参加北京中考,意义有限。事实上,在北京现行的中考政策之下,选择初中毕业之后继续在北京读高中的外地籍学生并不多,根据《北京2008-2009学年度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2008-2009学年,北京初中毕业生104702人,其中京籍92103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129220人,其中京籍123736名。据此计算:12599名非京籍初中毕业生中,只有最多5484名在京继续读高中

 

为什么会如此?这是北京高中人满为患,不能容纳吗?真实的办学情况是,据媒体报道,北京面临高中生萎缩的状况,所有各区县都在研究对高中学校进行调整,包括整合或是撤销高中学校,甚至实行小班教学

 

随迁子女不选择在北京读高中,这是因为高中毕业之后有现实的高考问题。如果在北京读完高中,却要回户籍所在地高考,这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高中教材是否相同,如不同,参加高考就存在一定问题;二是户籍所在地的高考政策,目前,有一些省市已经实行高考报名“户籍+学籍”双证制度,只有户籍没有学籍的学生极有可能无处报名高考。为避免政策风险,还是回户籍所在地读书“爽快”。

 

所以,解决随迁子女的高中阶段教育问题,关键在于明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高考办法。有专家认为,当地高职院校的招生可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放开,但客观上说,这难以构成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吸引力,参加高考,只能在当地报最后的高职高专批,有多少家庭愿意呢?

 

事实上,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指出的“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主要是当地高考办法,这一办法得以解决,随迁子女的高中教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