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外(176):从“触动心扉”带来的思考

(2011-04-27 11:46:14)
标签:

财经

股票

投资

吴国平

诗外(176):从“触动心扉”带来的思考

 

 

前言:所谓诗外源自功夫在诗外,强调的是一种意境,虽然不一定能达到那意境,但会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这里的内容都是本人长期积累的市场随笔或生活随笔,还有对话的内容(我叫"一与二"的对话),面对变幻莫测的股海,让大家在文字中找到一种别样的轻松或思考,这就是功夫在诗外的一种体现吧,呵呵,不妥之处敬请笑纳之。

正文:

从“触动心扉”带来的思考

 

 

触动一个人的心扉,很多时候,很可能就是那么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言语,而且是在一个人不经意的时候的一个细微动作或言语就足矣。

 

我在生活中其实是颇为感性的人,看到街边摆摊阿婆的一个笑脸,心中有时候就有股无名的感动与喜悦;突然接听到一个搞推销说话不太沾边的人电话,心中有时候也可能就有股无名的火冒出来;坐飞机身边有个美女稍微跟你说一句话,心中有时候也可能就有种无名的兴奋与开心浮出来……实在太多太多,举不胜举。

 

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言语能触动我心扉,让我心情突然冒出浮现很多很多无名的情绪出来,有喜悦有悲愤有开心有痛苦什么滋味都有可能被突然一个动作或言语激发释放出来,这就是我有时候的感性。

 

事实上,触动心扉仅仅是开始,接下来更多时候会因为这情绪的不断升华或演变,最终会在思维的世界中碰撞出很多火花或感悟出来,对人生也好,对资本市场也好,不少随笔往往就是那情绪上来后云思泉涌般出来的。功夫在诗外,这也是我所喜欢的一种境界,往往都是在不经意的状态下爆发出来的。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时候,心扉要触动可以加速,就是本来可能不太容易出情绪出感情的地方,如果我内心有个潜意识告诉自己一定要有的话,那么,事实上,最终爆发出来的概率还是蛮大的。因此,功夫在诗外这境界最终也就是可以相对控制与把握的了。

 

这很想七龙珠里孙悟空其成长为真正的超级赛亚人的经历一般,都是从开始必须要外界刺激爆发变身成为超级赛亚人,到最后自己能相对控制自由地变身成为超级赛亚人。自己“功夫在诗外”境界的发现与培养其实也是类似这样的一个过程。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变身为超级赛亚人的潜力,只是,很多时候,不少人由于忽略或封闭了这个感官,最终变说是自由变身成为超级赛亚人了,就是外界刺激变身成为超级赛亚人这样的功夫也基本上没有。这样,不知道是不是生命中的一种遗憾,反正,如果我是那样的话,那是绝对的遗憾,因此,我很庆幸上天给予了我这样的能力。你呢?

 

   

二个提醒:


1
、达融吴国平信托基金4月底正式发行,现进入预约认购最后阶段,预约认购QQ985309376或联系电话020-84028994。更多产品信息请详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a5f77601018ikr.html 

2
 合作、讲座与交流等可联系simuguoping@vip.163.com 

 

                                                   吴国平

                                                 时间为过去

                                       版权所有 如欲转载敬请署名

 

结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诗外,你注意到了吗?

 

 

 

我最近的文章

授“渔”(276):面对圆弧底的态度(2011-04-27 11:39:30)

持续杀跌后 多头或有挣扎动作(2011-04-26 16:30:17)

诗外(175):我思想放松的方式(2011-04-26 12:46:05)

授“渔”(275):形态突破前,多点曲折更有利于结果的疯狂 (2011-04-26 11:52:46)

预言不幸言中 暴跌后关注反抽力度(2011-04-25 16:23:58)

诗外(174):烦躁中对环境带来的思考(2011-04-25 11:42:55)

授“渔”(274):时间跨度长的威力 (2011-04-25 11:36:32)

空方再试探  5月脸色关键看三千(2011-04-22 16:13:05)

授“渔”(273):圆弧底形态是否有效形成的两点经验 (2011-04-22 11:10:24)

两个缺口的思考 两种态度的关键(2011-04-21 16:34: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