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解决保障性住房近万亿资金缺口?

(2011-03-20 11:15:47)
标签:

财经

如何解决保障性住房近万亿资金缺口?


2011年“两会”网民最关注的“热点话题”是什么?如何加大保障房建设名列前茅。这也是代表委员提案较多的项目。然而,据住建部估算,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需资金至少1.3万亿元。业内人士分析称,将国家及地方政府各种资金来源考虑在内后,仍有近万亿元的资金缺口(3月7日 《新世纪周刊》)。

今年建设1000万套,未来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达到20%以上。可以说,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建设速度都将是前所未有的。那么,资金从哪里来呢?没有建设资金或者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如何建设?又如何能够按期完成交付使用呢?

  以笔者看,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足额到位,首先应该解决各级地方政府的认识问题。只要各级政府对建设保障性住房认识上去了,积极性激发出来了,强势的地方政府绝对有能力、有办法、有措施筹足建设资金。我们的地方政府比建设保障性住房难得多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何况一个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缺口问题呢?地方政府只要想干,啥困难都不是困难;地方政府只要不想干,没有困难也能找出困难,小困难能够变成大困难?

   一定要把保障性住房当成产业来看待、来经营。保障性住房将是一个长期任务、长期项目,而不是阶段性和临时性的。保障性住房不仅要建设、分配,而且今后物业管理、修缮、维护等都是长期永久性的。因此,必须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实行“政府主导、商业运作”。政府需要做的是,牵头建设、监督监理、保证质量,给予土地、税收、信贷等优惠,公平合理分配等。而具体施工建设、维护管理等必须交由开发企业、物业企业经营管理。开发企业、物业管理根据商业运作进行,保障房对象以及今后居住主要享受土地、信贷、税收优惠部分的利益和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投入资金部分的利益。对于今后居住时的物业管理费优惠可以财政贴息给物业管理者的办法。必须尽快建立保障性住房政府在土地、税费、信贷等优惠政策,开发商商业运作开发,物业企业商业性管理等机制。这是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进行、长期永久管理好的关键。

   具体就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缺口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思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土地出让金、公积金增值收益和贷款以及商业银行贷款多方筹集。按照土地出让金10%用于保障房建设,去年全国土地出让金2.9万亿元,就是将近3000亿元,如果提高到20%,就是6000亿元,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能提供400亿元,国开行已与住建部签署1000亿元的贷款协议,中央财政投入1200亿元,再加上公积金资金支持保障房试点的筹集资金,基本就达到了9000亿元。剩余4000亿元,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来解决。中国银监会已经要求商业银行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的贷款需求。商业银行每年新增贷款在8万亿元以上,如果5%用于支持保障性住房贷款就是4000亿元。商业银行支持保障性住房贷款,为了保证其收益不受损失,财政应该适度给其贴息一部分,把贴息这部分优惠给保障性住房购买对象。

   总之,只要想办法,保障性住房万亿缺口应该可以解决!


新闻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07/00279480309.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