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囤地12亿,房价想不涨都难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等公开资料显示,在从2000年-2009年10年的时间内,全国房地产企业一共购置占地面积近33亿平方米土地,而在这10年内全国房地产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仅有近21亿平方米,这意味着仅仅这十年出让的房产开发土地,就被房地产开发企业雪藏了近12亿平方米,这并不包括今年前9个月购置房产开发土地2.
9亿平方米 。
那么,10年囤地12亿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呢?一是从开发规模看,在2009年,全国房地产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为2.
3亿平方米,这意味着仅仅这10年来储存的土地就够全国房企开发五六年之用。二是以目前业内通常的容积率为3的住宅开发指标来计算,这些土地能提供36亿平方米面积的住宅。三是以人均30平方米
的居住空间计算,这十年闲置的土地面积足够1.2亿人居住。四是以户均100平方米 计算,这些土地可以盖3600万间“广厦”。
然而,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开发商们把房价暴涨的原因归咎为土地供应不足,以此要挟国家放开住房用地供应。供给速度赶不上囤积速度,供给越多被囤积的越多,真正用来建设住房的越少,市场住房供给必然不足,房价必然走高。
究其原因,是政府、开发商结成的利益链条产生了大肆囤地的积极性。通过囤地,开发商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如果囤地十年、八年、五年、三年,仅土地一项就可能翻100倍、至少几十倍。很多开发商囤地实际就是为了坐享土地升值,因为地价房价都飙升太快,如果把土地盖成房子销售了,就无法享受地价房价的升值空间,反之闲置土地有时候收益更大,而采用分期开发变相捂盘、甚至尽量延长开发进度也能起到储备土地的效果,这就是目前开发企业普遍采用的手段。一些开发商根本不用盖房,仅倒腾土地一项就能“发大财”。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囤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囤地越多使得地价越高;地价越高,土地财政收入越大。一个囤地,开发商、地方政府都是巨大利益受益者,岂能不积极为之呢?唯一坑苦的是一房难求的普通老百姓。
就在今年土地调控声声紧,问责之声震耳欲聋之时,仍然没有挡住地王和囤地的脚步。今年前9个月购置房产开发土地已经达到了2.
9亿平方米。就在二次调控一月有余之际,近日,上海、广州、南京地王又现,高价地逆市而升,楼市赌涨情绪再度高昂。然而,另一边却是善良的政府听信开发商土地供应不足、导致房价难以下来的“鬼话”。进入第四季度都在加快土地供应速度。如此大肆囤地,供应多少也满足不了开发商的欲望和血盆大口。
要说今年出台的土地新规确实不少,而真正能够有效落实的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前,国土部所谓的土地问责处理,只是不痛不痒地处理了几个县级地区的土地问题,问题突出、情节严重的重点城市毫发无损。而一些被处理官员这边免职那边任命,土地管理部门根本奈何不了?
能够1.2亿居住的开发用地都被雪藏起来,房价岂能不高,房价不想涨都难呀!因此,如果不能管住、管好土地,楼市调控就很难达到效果,楼市调控只能重蹈覆辙、无果而终。希望有关部门再次下大力度彻底清理囤地这个顽疾、顽症,然后,再谈土地供应以及问责追责等其他工作。国土资源部已经要求,在10月底清查处理全部闲置土地情况。民众正在拭目以待其实际效果。
新闻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news/house/20101102/2806815.s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11/02/c_12726834.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