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灯芯绒美食原创图片粥红薯杂粮粥美食 |
分类: 美食心情 |
天儿冷了,咱喝碗红薯杂粮粥甜甜嘴儿暖暖身吧。
我这个假期的主要任务是做菜拍图赶稿,本月底要按时给编辑交稿,再也不能拖延了。
假期里的我,其实比上班,比往常都要累。
早晨朦胧中听他要出门了,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穿衣洗漱,好搭他的顺风车去早市采购。
下了车,他上班,我在早市上跟随大叔大妈的脚步,仔仔细细地,从南逛到北,从东逛到西,然后再原路返回,生怕漏掉啥好吃的。
本来每天都计划好了拍三两个菜,需要买的食材都列好单了,可我总是禁不住这秋天早市上的种种诱惑。
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瓜类,哦对了,还有石磨磨的各种粉类,还有新鲜的海货,我看着是个个喜人,恨不得样样数数都搬回家。
到最后出了早市的我,总是两手提满了大兜小兜。走近点还不觉着,越走越累。于是开始恨自己贪心了。
有天从早市走回家的路上,遇到上班路上的同事,人家问我是不是儿子回来了?
我疑惑,咋说儿子回来了?
人家笑说,看你买这么多,以为你儿子回来了,这是要伺候儿子做好吃的呢。
嘿嘿,儿子不在家,难不成咱就不能好好吃了?
回到家,把新买的食材归置一下,把灶面台面收拾利落,太阳已经升老高了。
有时候自己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得赶紧备料,准备拍片,要不然好的光线一会儿就过了。
紧赶慢赶,午饭前拍两个菜,两组片子,还要惦记着不能耽误上班人的午饭。
上班的人一进门,这热汤热水热饭就得上桌。要不然人家会说,这懒婆娘,不上班,到点还不开饭?
午休后,上班的人走了,我赶紧把片子倒出来,整理一下。
然后就开始整理编辑图片和文字。
年纪大了,对着电脑整图片这活计不能干时间长了,有时候一个多小时之后,我的眼睛脑袋和肩膀就会有感觉,这时候我就关机不干了。
傍晚时分是我的休息时间,有时候会出门走走步,有时候就在家干点其他事情。
晚上我是坚决不上网了,好攒点劲头第二天用。
我一般是窝在沙发里,看央视的鉴宝,看生财有道,看消费主张,等他回来,然后一起选个感兴趣的台看看。
若是没啥看头了,个人翻翻个人的手机。
想到还有不少朋友每天上我博客来看,期待我更新,有时候晚饭后我会充满歉意地坐到电脑桌前,想拿出时间来发一篇博文。
往往是正在草稿整理中,听他钥匙插进门锁的声音,于是果断关机。
孩子上学后,家里空了许多。特别是北方的这季节,一早一晚凉意甚浓。
好像不忍心留他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厅里,不是我自我感觉良好,我直感他还是需要我在一旁的,即便是不说话。有时候看电视剧,他自己感动地湿眼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回头看我。我若是同样泪眼朦胧,他就笑,若是我无动于衷,他就开始嘟囔“铁石心肠”。嘿嘿,人到中年,老夫老妻的,没啥激情和浪漫,就是作伴过日子吧。
又跑题了,从红薯杂粮粥开始,改道假期生活然后拐到中年夫妻,哈哈,回归回归。
最近我经常用新鲜的玉米和红薯做粥。以前我习惯把红薯打成丝,上次一个大姐教我说,把红薯去皮,切成块,然后加串豆,做出的粥来是又香又甜,比打成丝的红薯粥更好喝。
我试了下,确实,块状的红薯在嘴里咀嚼的时候,甜味比丝状更浓。
串豆是我们的方言,学名是豇豆吧。这豇豆是我十一长假去拍芦苇的时候,在乡间小路边采摘的,路边野生散长的,都熟过头了也没人理会,豆子很多都掉进草丛里了,可惜了。
我发现了,于是收起相机,专心在草丛里摘豆,回来的时候,我妈说我摘的豆子能有三斤多。哈哈,赚到了。
对了,假期出去散心还拍了不少片子,等忙过这阵子我再整理哈。
又跑了,哈哈,这周博客不再更新,老朋友别再空跑了。公众号那边定时发布美食,敬请关注:dengxinrongmeishi。
原料:新鲜的红薯、新鲜的玉米、串豆(豇豆)、香米
做法:
1、串豆和大米提前浸泡;
2、玉米用擦成玉米碎;
3、红薯去皮切丁儿;
4、以上原料混合,添加足够的水;
5、入电饭煲,选择“粥”,启动,程序结束后,继续1焖小时。
温馨提示:
1、豆类做粥,需要提前浸泡;
2、电饭煲做粥,程序结束后不要马上开盖,焖上一段时间后,口感和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