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显示,兴业、浦发净息差环比正增长,现企稳回升态势。招行,净息差环比还有1个点下降。净息差的走势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净息差数据本身。前三季度,招行、浦发、兴业净息差分别为2.42、1.82、1.5。兴业的净息差,除了交行、上海银行,极个别银行之外,找不到接近、更衰的。
兴业的资产规模比招行还大,营业收入差了627亿,问题的关键就在双方生息资产净息差之间巨大差异性。0.92,如此大的净息差距离,该如何理解呢?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在一个市场化足够高的金融市场里,资金的融通非常充分的大前提下,考虑到各种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负债端同资产端之间的利差是应该历史性收缩,还是扩张呢?兴业,受到同业监管打击,导致净息差收缩严重影响,到三季度已经出现企稳回升了。除非,监管层还要继续严厉打击,降低同业资产比例,收紧金融市场资金价格,短期不可能再有更坏的影响。长期呢?
小的更小,大的更大,这种期待本身就是不现实的,因为,信用货币在金融市场中融通的效率越高,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除非相反,也就是说中国金融改革的越骚,越容易出现两个极端发展现象。
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度,并非各方面都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后,最起码,关于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制定,美国玩的还是更顺溜。如果,放弃金融机构之间资金融通效率,以揽存定天下,那势必会走回老路。紧平衡,最终的结果,其实就是导致各银行之间针对负债展开激烈的斗争。
兴业的造型,相当于惨遭重创后,已不能再惨。即使如此,庞大的总资产基数明摆着,无论再如何严厉监管,净息差已经企稳回升,这是最值得欣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