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金运作内幕揭秘

(2007-10-11 16:34:24)
标签:

证券/理财

 基金运作内幕揭秘 

 

 

    买基金已经成为市民最主要的理财方式,许多人买了基金后心里直打鼓:基金公司握着动辄千亿元的资金怎样运作?基金经理选择股票和个人投资有什么不同?他们会不会拿着投资者的钱冒险?是否像投资者一样重视基金净值排名?

    带着投资者的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进国内最具实力、业务品种最全的基金管理公司易方达,与多位基金经理进行了“亲密接触”,了解到基金运作的全过程。
    感受投联会
    在基金公司,投资研究联席会简称投联会,投资总监、所有的基金经理、部分研究员参加,每周开一次,会上要对计划进入备选库(股票池)的上市公司进行讨论、投票,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会议。记者到位于广州的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采访时,有幸列席旁听了投联会,感受了唇枪舌剑的激烈氛围。
  投联会上讨论的是建行,先是由研究员顾中汉做《建行新股上市定价报告》,通过投影仪记者看到,这份报告做得非常细致,仅建行与其他银行各项财务指标的对比就有40多个图表。顾中汉在简略宣读报告期间,前后有六七位基金经理打断他,提出种种质疑,不少数字顾中汉早已牢记在心,张口就来,但也有一些是他无法回答或者尚不了解的,表示会议后继续向建行求证。而基金经理之间也就建行是否能进入股票备选库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因为是首次向外界开放投联会,易方达方面比较谨慎,记者只感受了一下气氛即被“劝离”。

    只能从备选库中选股票
    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大部分基金公司都会限定:基金经理只能从进入备选库的上市公司中选择股票进行投资,而备选库又分为核心库和一般库,两者所能投资的最高限额有很大差别。易方达规定,投联会上2/3 的人员投票通过才能进入备选库。为了争取到投资心仪股票的机会,投联会经常争论得不可开交。
    1975 年出生的刘志奇是易方达策略成长、策略成长二号的基金经理。“2005 年我还是研究员时就曾向公司推荐中国船舶,当时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析整理出造船行业的分析报告,我认为从趋势上看,未来国际造船业将逐渐向国内转移,国内造船业将迎来一波发展高潮。”刘志奇表示,当时由于趋势不明显,投联会上遭到了众多质疑,“我当时跳起来拍了桌子,经过再次调研,中国船舶最终纳入了易方达的备选库,这只股票的价值已经被证实,由低谷时的8 元钱一直上涨到200 多元。”

    调研一家公司跑十几趟
   “公募基金的投资不会靠什么特殊的消息渠道,而是对上市公司的研究,对宏观经济的把握。”易方达副总裁刘晓艳告诉记者,基金公司要在“长跑中胜出”,最主要的工作是寻找长期牛股,在熊市中投资上海机场,在牛市初期选中苏宁电器,都是最经典的战役。为了发掘出有投资价值的新公司,研究员常常会十几次前往一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他们大多数时间在外面跑,白天看公司,晚上在酒店写研究报告。
    基金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考察上市公司?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的基金经理陈志民介绍,在讨论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时,他们看重的是公司盈利增长来自哪里,会选择那些现金流比较好、内生式增长的公司。比如一家葡萄酒厂商,单看财务报表就非常清晰,20 亿元的总资产里有10 亿元是现金,5 亿元是固定资产,还有5 亿元是存货。有时候从预收账款也可以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一家机械企业,他去公司考察时,发现其账上的预收款甚至超过上年度全年的收入,说明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好。“我们不会拿着投资者的钱去冒险,在一只基金的组合中占2%以上的上市公司,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以此防范基本面的风险。”陈志民说。

    “重仓股两三个月不涨备受煎熬

    虽然身后有强大的投研团队做支撑,但基金经理作为一只基金的关键人物,每天都要面对基金净值排名的压力,用一位基金经理的话说,“就像每天都要高考”。面对现在有些浮躁的市场,价值精选基金经理吴欣荣的特点仍然是长期持有不做波段。“当然,持有不动在某一阶段会很痛苦,有时候持有的重仓股连续两三个月都不涨,内心备受煎熬。”吴欣荣感慨,“基金经理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每天都要面对不确定的市场,你最终要做的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战胜自己。基金经理的职业是一场马拉松,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陈志民认为,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去做投资,最后一定能战胜市场。“长期投资就是要跟着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去分享企业的成长,但要忍受短期排名落后的压力,要经受短期流动性的考验。”
     “基金好卖了但并不轻松”

  在熊市中,说服老百姓买基金很难。负责市场营销的刘晓艳在推销基金时,曾被误认为是在卖“鸡精”,对方问“你让我买几包啊”,让刘晓艳哭笑不得。
    在牛市中,基金好卖了,每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都在迅速膨胀,但刘晓艳认为“并不轻松”。“现在老百姓到银行排着队买基金,认为基金是包赚不赔的,甚至认为买了基金一年后必然翻番,抵押了房子来买基金,这是很不理性的。”刘晓艳说,目前基金公司要做的事还很多,要通过各种渠道告诉人们基金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风险,投资者应该怎样合理配置个人资产等等。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