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浙江嘉兴王甫荣
浙江嘉兴王甫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151
  • 关注人气:1,7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菌及大肠杆菌的发现史

(2017-01-18 23:10:33)
标签:

教育

细菌

大肠杆菌

分类: 生物学史与学家

细菌及大肠杆菌的发现史

细菌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μm之间。并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形菌(包细菌括弧菌、螺菌、螺杆菌)。

一、细菌的发现史

因为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用肉眼无法看见,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

1683年,荷兰人安东·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最先使用自己设计的单透镜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大概放大200倍。

细菌这个名词最初由德国科学家埃伦伯格(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1795-1876)在1828年提出,用来指代某种细菌,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βακτηριον,意为“小棍子”。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建议使用“原生生物”,包括所有单细胞生物(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
  1878年,法国外科医生塞迪悦(Charles Emmanuel Sedillot,1804-1883)提出“微生物”来描述细菌细胞或者更普遍的用来指微小生物体。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和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指出细菌可导致疾病,导致一套细菌致病学说产生。

二、大肠杆菌的发现史—西奥多•埃舍里希

摘自:https://sanwen8.cn/p/2ca1VBz.html

提到大肠杆菌,你一定不会陌生。它和人类很亲近,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它又是人类的敌人,2011年全世界有14个国家出现了超过2330例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病例,造成数十人死亡。而在生物学研究中,大肠杆菌则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模式生物,被广泛用于各种生物学基础研究。养大肠杆菌几乎成了生物学的一门必修课。翻开每个生物学研究生的论文,在实验材料里几乎都能看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身影。大肠杆菌是如何发现和得名的呢, 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大肠杆菌发现者西奥多•埃舍里希生活的那个年代。

1.西奥多•埃舍里希个人简介

1857年,西奥多•埃舍里希(Theodor Escherich)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安斯巴赫市。他的父亲费迪南德•埃舍里希是当地卫生部门的一名官员,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医学统计学家。受父亲的影响,西奥多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5岁那年母亲不幸去世,经历了变故的家庭搬到了德国中南部城市维尔茨堡。幼年的西奥多十分调皮,家人无奈将他送到了奥地利费尔德基希的一所教会学校,在那里西奥多完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1876年,19岁的西奥多进入维尔茨堡大学攻读医学学位,并在大学阶段获得机会到奥地利和德国的多个城市进行实验。1881年,西奥多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在维尔茨堡尤利斯医院成为内科学教授卡尔•格哈特的第一个助手。在卡尔的影响下,尽管西奥多一直接受内科学训练,但他的兴趣逐渐转向了儿科学。

2.大肠杆菌的发现

19世纪末的欧洲,由于腹泻导致的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西奥多对这一问题十分关注,大胆提出儿童肠道中的微生物可能是导致腹泻病的元凶。在那个微生物学发展的辉煌年代里,科赫、巴斯德等众多闪耀光辉的名字和那些微生物学伟大发现联系在一起,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传染病致病原被发现,人们开始对细菌给予高度的重视。1884年,在微生物学研究的热潮中,西奥多来到慕尼黑,开始研究细菌对儿童胃肠道的影响。在此之前,西奥多接受了细菌的操作训练,并以一名科学助手的身份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对当地流行的霍乱病进行调查。在这些经验的指导下,对胃肠细菌的研究迅速取得了突破。1885年,西奥多的研究事业达到了顶峰。在给形态和生理学会做的一次题为《新生儿和婴幼儿肠道细菌》的报告中,西奥多首次公开报道了从肠道下部位置分离到的一种细菌,并对这种细菌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他把这种细菌命名为共存大肠杆菌(bacterium coli commune)。一年之后,在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基础上,西奥多发表了论文《婴幼儿肠道细菌与消化生理学的关系》,这篇177页的论著使他获得了教授资格,并一举奠定了他作为那个时代顶级细菌学家的地位。1919年,在发现34年之后,大肠杆菌的名字才最终确定。为纪念西奥多•埃舍里希,将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作为大肠杆菌的属名,其名称Escherichia coli和简写E.coli开始出现在教科书和文献中。西奥多的职业生涯兼顾了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他不仅发表了多篇关于肠道细菌的论文,还一直关注儿童营养健康问题,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且终其一生都在为降低新生儿夭折率而努力。

3.大肠杆菌的历史和未来

尽管后来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大肠杆菌都是正常肠道菌群的一部分,只有少数大肠杆菌导致人畜患病,大肠杆菌的发现却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实验室环境下,大肠杆菌能够方便的培养和传代,并且生长速率快,营养需求简单,具备完整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清晰的遗传学背景,大肠杆菌已成为研究生命现象的一种模式生物,是目前分子遗传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生物。西奥多埃舍里希如果有在天之灵恐怕也会为大肠杆菌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感到惊叹。有多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利用大肠杆菌进行研究的科学家。这其中包括,1958年细菌的基因重组和遗传物质结构研究,1965年酶的遗传学调控和病毒生物合成研究以及1969DNA复制机制和病毒的基因结构研究。最近,哈佛大学遗传学大牛 George Church发表文章指出需钠弧菌(V. natriegens)比起大肠杆菌是更好的模式细菌,这种细菌的生长速度比E.coli快得多,而之前的生物学研究已经为等待细菌生长浪费了太多时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细菌会取代大肠杆菌成为全世界生物实验室里新的全时劳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