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的温暖”:贫困老人重见光明之外的思考(图)

标签:
37度的温暖义卖小夜灯白内障老人手术中宏保险志愿者寻找一颗星杂谈 |
分类: 寻找一颗星:杂谈与胡说 |
寻找一颗星在今年中秋节前夕写了一篇《“37℃的温暖”:义卖的不只是一盏小夜灯》博文,有感于中宏保险全国万余名员工及营销员开展为期两个多月的“37℃温暖””——义卖“爱心小夜灯”活动,通过义卖筹集善款,为四川贫困地区的白内障老人提供手术费用,帮助他们重见光明。博文发出之后引起了博友们的强烈共鸣,纷纷表示应该向中宏保险学习,尊敬自己与身边的老人,让他们不再孤单。寻找一颗星更是有了那次感慨之后更加关注此次活动的进展了。
寻找一颗星是个残疾人,很多时候也受着各级残联与社会的温暖,正由于这股股的暖流才让我有了自信,懂得回报。37℃的温暖让寻找一颗星感同身受,当我把这消息传达给身边的一位盲人朋友,他说:“这实在是一件大好事,白内障是可以治愈的,不像我们先天性的。老人苦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到老可以享享福了眼睛却白内障了,这种痛,比我们天生盲的人更加厉害。”是呀,好在如今医学技术发达了,好在如中宏保险已经在号召和发动全社会以“义卖爱心小夜灯”的形式行动起来了。据寻找一颗星得到的最新消息,此次义卖爱心小夜灯的第一笔10多万元的善款已经到位,100位四川老人已经开始白内障摘除手术了!
光明就要重现,爱的暖流与和煦阳光的交汇是一种怎样的图景。寻找一颗星不能想象,但一段段感人的画面还是让我心潮澎湃。这次四川省大英县的白内障老人在接受免费复明手术的时候,2010年11月5日,中宏保险南充志愿者在总经理的带领下选购了很多适合老人的营养品前往大英县来慰问这些老人了。这样的行为让寻找一颗星看着真是不能用“感动”来形容。大爱无声,似亲人如儿女般的细心让所有的老人赞叹不已。
相对于光明之外,更需要的是光明之后的心灵温暖。在寻找一颗星看来,中宏保险已经走在了企业公益的前列。企业做公益不再是简单的捐款捐物或者成立专项基金了,让员工走出去做志愿者才是最佳的公益方式了,如此,不仅提升了员工的素养,更加提升了企业的核心内涵。
有数据显示:我国近400多万盲人中,大部分是因白内障所致,白内障患者达到300多万,每年新生白内障患者约40万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读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朋友一定感同身受光明对于老人们到底有多重要。志愿者在与医护人员交流中我们听到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86岁的老人昨天来登记时,对医护人员讲:“无论如何都请帮我进行手术,就算死,我也要看得见,这是我的遗愿。”临死,看不见这个世界,死不瞑目!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对光明的渴求?
贫困老人同样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虽然经济贫困、虽然儿女不在身边。但是有中宏保险这样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企业,而且每年有“爱,成就梦想”的活动坚持着自己的公益,坚持着关爱社会上需要关爱的人。“37度温暖”爱心小夜灯义卖活动还在进行中,志愿者们将继续传递爱心,募集善款帮助更多的贫困白内障老人重见光明。各位博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原创文字,如需转载或刊用请用下列方式联系我:
寻找一颗星新浪认证微博(http://t.sina.com.cn/exing)将嬉笑怒骂,记录灵感生活,分享经典感悟进行到底……欢迎加关注,和我分享你的精彩,分享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