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剧本大纲《难忘川江民生人》研读情况

(2011-11-28 15:29:23)
标签:

王廷贵

宜昌

难忘川江民生人

剧本

进行

文化

                        剧本大纲《难忘川江民生人》研读情况

 

 

   9月19日,市政府政务督查室转来李乐成市长、赵举海部长重要批示,副市长张永红阅酌的承办件《几位年过花甲的老同导将发表在江河文学中〈送慈父〉回忆录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难忘川江民生人〉写给李乐成市长的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举海在承办件上批示:“请文联组织部分对文学脚本有研究的专家在认真研读剧本的基础上,围绕主题是否正确,故事是否感人,主体是否真实,进行一次研究,并将情况报告宣传部。”市文联党组高度重视此件的办理工作,将其交由市文联秘书长杜鸿组织著名作家甘茂华、阎刚等相关专家三人,分别于9月20日将剧本复制发到专家手中研读,于10月18日进行了专题研讨。经过讨论,专家们就剧本大纲《难忘川江民生人》提出以下一致评议结果和建议:

一、主题鲜明宏大,文化意义深远

剧本围绕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和受其影响与教育的民生公司老职工王廷贵一生的真实故事,从1915年作为爱国青年的卢作孚写起,一直写到民生老人王廷贵百岁辞世,几乎跨越了100年的历史,以一个小人物的亲身经历,还原了发生宜昌的大撤通、大解放,民生公司公私合营,文革等重大历史事件。整个电视剧本大纲,以善良,友爱与真情贯穿始终,是中国近百年历史的缩影。因此本剧的切入视角科学,主题宏大鲜明,真人真事,事迹感人。对提高宜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展示宜昌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发展影视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主体真实可信,细节生动感人

或许是受到传主王廷贵老人普通职员身份的局限,剧本将发生在宜昌的众多历史重大题材事件,通过传主小人物平易的视角与眼光进行推衍。正是这种局限和囿抑,将剧本的历史背景附加在有血有肉、真实感人的一个个故事和细节之上,既符合电视剧的剧情发展,又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从而以小见大,以微见著,展示出了特殊历史的地域文化内涵和鲜明而富有个性的人物性格。而且,这些故事与细节全部源自传主及其剧本主人公的真实生活,具有很强的真情实感。所以,这些珍珠般的故事与细节串联在一起,构成了剧本真实可信,生动感人的力量。

三、作者的创作热情与执著让人感动

完成这个剧本刍形的作者,是王宝玉、李先年、王敏玉、范健华等花甲老人,他们抱着热爱宜昌,热爱这片热土的赤诚,不辞劳苦,满怀热情,拿出了上十万字的剧本初稿,让人十分感动。

     四、剧本创作修改建议

    作为一部30集电视连续剧,这个剧本仅是一个文学脚本大纲式的作品。若按照剧本形成的视角与框架,要打造成一个激励人,鼓舞人,并且充分反映宜昌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除了在外围项目定位、市场策划与外景摄制等诸多方面作出巨大努力之外,就剧本大纲和下一步创作而言,还要作大量工作。针对本剧本提纲,还需要进行大量二度创作,即:一是对该剧作出更加准确的主题与市场定位。原剧作者的主题鲜明,题材意义重大,但是,在选材与故事定位上,有散文化倾向,故事与细节之间往往缺乏关联性和内在逻辑性,需要更加典型化,戏剧化,让剧本具有矛盾冲突才行。二是增加剧本的故事情节与细节,使之由现在平均三、四千字一集的容量,达到一万多字的容量。现有每集故事与细节非常单薄,而且,符合电视语言的情节与细节缺乏,需要置换与突显。三是要按剧本格式进行改编。要在原散文式的文脚本提供的视角与素材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剧本改编,将其严格按剧本元素,包括分场,对话,戏剧冲突的转承起合,都需要重新设计,进行二度创作。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