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流量,有这么多误解

(2014-03-22 00:12:15)
标签:

竞争情报

通信

流量

调查

投诉

it

前两天做了一个关于流量的小调查:

关于流量,有这么多误解
虽然样本不到一百,但也说明不少问题。


1、不出意料,选择最多的是“积木式套餐,由自己自由组合”,40  (44.9%)。但事实是,中国联通156曾推出积木套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有类似积木套餐的自选组合套餐,但选择的人并不多。给用户太多的选择,可能反倒让用户无从选取。


2、出人意料的是上海消保委的方案“可在现有套餐上叠加一个三个月的附加包”,从一开始就落后,到最后也只有3人选择,比倒数第二的选择少量10票之多。相信上海消保委的官员们一定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好心不被用户接受。有人说这是运营商宣传不够,其实不然,在已经相当复杂的套餐上再叠加一个不同有效期的套餐,对很多网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是中国电信30元300M90天有效卡的用户,作为专业人士,在熟悉流程、延长有效期方面,也费了不少劲。第一次购买就因为不能及时续约,而导致剩余流量作废。


3、在三个和套餐有无直接相关的问题中,29&的用户选择“套餐没有有效期,选择后想用多长时间都行”,这一好像众望所归的选项,选择比例也没有超过三成;“无套餐,1M流量2毛,1分钟国内电话1毛”选择比例也超过四分之一,不知道是不是网友对这样的资费还嫌太高?“套餐有有效期,套餐内资费优惠30%以上”是现在运营商常用的方案,选择比例仍达到18%,并没有形成一边倒的局面,可见运营商和用户之间对套餐并无有效的沟通。


4、“应有三个月或半年套餐选择”排在倒数第二,其实提供有效期不同的套餐供用户选择,可能是解决流量经营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5、“套餐用完应提醒,有多个附加包可多次选”获得了27%的选票,刚刚超出四分之一,这应该是套餐维护的常识,可见用户虽然对套餐意见不小,却没能想到利用规则充分保护自己的利益。


6、“看广告、下载应用等免费用流量”也获得了27%的选票,看来网友们对后向流量经营的做法还是非常欢迎的。


7、“套餐用完时可自动续包”、“应可查询流量详单”都获得了20%的选票,了解流量情况,用好流量,还有不少沟通障碍。


以上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样本有限,且限制了只能选四项,结果不很严谨,但也反映出不少问题,既有流量自身的,也有运营商宣传的,或运营商与用户沟通的问题。


更多我关于流量的文章:

流量清零是不是霸王条款,看邱宝昌PK刘俊海

关于流量,有这么多误解简評上海季流量包:外行指导内行,运营商费力不讨好

关于流量,有这么多误解8月15日手机套餐剩余流量该不该清零新浪微访谈实录

关于流量,有这么多误解从4G下载电影到肯德基鸡腿,运营商传播为何常被误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