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罗谈投资<9>从知行合一谈起
(2009-04-22 09:16:27)
标签:
道德意识恶者佐罗知行王守仁中国股票 |
分类: 价值投资探索 |
树价值投资之大旗,走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式的价值投资探索之路!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从以上思想我感悟:
一曰:淡欲:
个体能力所限,认知水平简单,因此不要使自己的欲望膨胀,导致思想膨胀,最后行为就会极端化!
人活一世终身斗争的就是自己的欲望,与其这样,还不如从起点开始就轻描淡写点,俭朴内敛,艰苦朴素,甚至是经历些曲折磨难的人活的会更潇洒快活,眼界会更宽广些.
二曰:明志
志向明确,是人一生的奋斗源泉,不在于成功那一刻,只在乎奋斗的过程.万涓溪流归海,过程极其美妙壮丽,人生崇尚简单,目标明确,才能日以继夜不辞辛苦地为之奋斗.行知浑然一体,从点滴开始.
三曰:清心
“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是良知,为善去恶者是格物。”
四曰:乐行
一生快乐简单地做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少做违心之事情,从真心里"踏着舞步"去上班
投资股票投资人生,如出一辙.
-------------------------------------------------------------------------
定期回顾在于:“君子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
红旗资本--生产公社 佐罗股飞扬
------------------------------------------------------------------
小牛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