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体意识

(2010-11-08 11:59:17)
标签:

杂谈

作间隙,谈谈个体意识。

 

昨天又有人谈排行榜,惹恼了一些人。都是因为一种混沌的文化意识造的。人们一看到一个排行榜,马上就觉得那是一个社会学统计。这样一种思维不仅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是这样的,而且在西方那样一个强调个体的世界也同样存在。文学在创作的时候就充满了个体意识。这种个体意识是在个体经验和思考的世界上产生的。当然,那些流行文学往往是缺乏独特的个体经验的符号而已,是可以复制的。我所说的个体意识是难以复制的,它基本等同于私人世界。那么,文学的阅读是多么私人的一件事。我们何必要在阅读方面也搞一个大同世界出来呢?这是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以及那些好事的哲学家在作崇。文学家和艺术家的责任在于将这种政治的和社会学的以及哲学的大一统土崩瓦解。

 

这样以来,个体意识我想就有一个相对清晰的线索了。但是,我要说的是,长久以来我们基本就没有个体意识,有些人觉得有性格就是有个体意识,那是两码事。有的人性格里面充满了暴力的大一统的思想,那是没有意识的个体存在。个体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存在体,与个性是两个概念。良好的个体意识本身就意味着觉悟,意识着宏阔的哲学、思想背景和私人生活经验。这与中国的传统意识是不一样的。

 

文学乃至艺术遵循的就是这样一种潜在的真理。但社会学、政治学、哲学以及宗教都在试图将其勾兑成人人可以接受和复制的东西,艺术在这里死了,人也在这里死了。
 
要想让活着,要想让艺术还伴随着人类,就必须遵循这个个体意识的独立性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