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约翰·多恩:《丧钟为谁而鸣》

(2011-03-15 00:16:16)
标签:

日本

地震

文化

http://s15/middle/3fe8bb37h9e747feb4dde&690(日本地震和海啸新闻照片)

约翰·多恩:《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可以独全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击
欧洲就会减少

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去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分子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我,也为你


(原文)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
s or of thine own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备注1

    约翰·唐恩(John Donne1572-1631,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诗派”的鼻祖。因其诗怪诞奇诡,不合正统,不入俗流,故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直到二十世纪初,其全集出版,才被重新“发现”,受到著名诗人托·斯·艾略特的极力推崇,一时间现代主义诗人纷纷仿效,学院学者孜孜研究,其地位日益上升,大有超过弥尔顿而直逼莎士比亚之势。无论如何,时至今日,唐恩作为英国文学经典中的重要诗人的地位已无可置疑。他原是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的学生。当过雅各一世的私人牧师,后来是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代表作有《世界的解剖》、《关于灵魂的历程》、《神圣的十四行诗》等。
    他说:“我为了自己的信念己经战斗了一生了。如果我们能在这儿打赢,在任何别的地方也一定能胜利。世界是如此美好,真值得为它而战,我真不想离开”。诗中,约翰·唐恩悲天悯人,有一种大爱弥漫其中,使我们读来荡气回肠。后来,海明威写了一部小说,名字就叫《丧钟为谁而鸣》。小说的背景是西班牙内战,当时美国志愿者罗伯特·乔丹奉命去炸毁一座桥,书中描写了三天中发生的故事。这是海明威写得最长的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