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越人歌》的辨正
辰雨奶奶关于《越人歌》已经做了精彩的评述。这可以纠正我关于《越人歌》的解说的错误。其实,我是知道原文的。
这原文已经记录在辰雨奶奶的博文中,就是辰雨奶奶指出的,歌词说:“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飠甚】(此字为食旁加甚,音kan砍,饥也。——笔者)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 鄂君子皙说:“我不懂越语,你能帮我译成楚语吗?”于是召来越语翻译,让他译成楚语。这歌词冰被刘向记录在《说苑》中: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我看到的是林河先生在《九歌与沅湘民俗》(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1992年第2次印刷)中所作的考证。近日,这本书已经到了我的手中。“诗无达诂”。林河先生的解读也是一途。现将其注释及翻译公布出来,以示同好云尔。
林河先生对这首诗的越语意思作了详细注释:
滥,日,日,也可解作“今日”。
抃:碰见,,遇见。
草:我们
予:什么
昌:船舱,凹像去可以容物的,都称“昌”。
枑:船。
泽。读若“骆”,人也。
昌:这里作府邸解。
州:酋长。
昌州:越语中的“王府”。
【飠甚】:来也。
焉:相见、会见、问候解
乎:领会、知道、了解。
秦:我。
胥胥:谢谢。
缦:指天空。
昭:敬爱的人。
澶:玩。
踰:结伴。
渗:郊野。
惿:小弟。
随:笑、喜爱、魂魄。
河:欢笑。湖:叹词,似乎是“乎”的又一音译。
他重新翻译了这首《越人歌》:
今天啊。
遇我何日?
船舱何人?
昌州王到。
王来见我。
我越人谢谢。
何日啊,尊敬的大王,
同我再作一次郊外的野游,
我心哈哈笑啊。
珍珠天堂
《越人歌》是中国古代使用壮侗语族语言民族的古老民歌。最早见于西汉刘向所著的《说苑·奉使篇》。公元前
528年,楚国令尹鄂君子□举行舟游盛会,百官缙绅,冠盖如云。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语的越人给子□翻译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中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子□被这真诚的歌声所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据语言学家研究,《越人歌》的语言可能与壮语有系族上的关联。其语法结构与现代壮语差别甚小,语音、词汇也有相应的关系,用壮语也能大体读通。因而也可以说是一首古老的壮歌。
也有故事——
楚国的襄成君刚受爵位的那天,穿着华丽的衣裳,被随从们簇拥着来到河边。楚大夫庄辛刚好路过,他拜见完襄成君站起来,想和襄成君握一握手。握手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一种非常不严肃的行为,所以襄成君听后十分生气,脸色大变。庄辛见了也有点不自在,他转身去洗了洗手,给襄成君讲了一个鄂君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楚国的王子,名叫子皙,爵位是鄂君。鄂君也生得十分俊秀。有一次他穿了华丽的衣服,就在这片水面上泛舟游玩。为他划船的是个越国来的奴隶。突然这越人开始唱歌,歌声委婉动听,鄂君子很受感动,但就是听不懂他在唱些什么。于是鄂君子招来了一位翻译,让他将划船人的歌词翻译成楚国话。这就是后世闻名的《越人歌》,歌词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所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
对于为何庄辛会对襄成君说这样的话,后世有人说是庄辛是想借《越人歌》,表达他对襄成君的爱慕之心,即两人有同性恋之嫌(又称龙阳癖),这到底是真是假,也难以辨识。
至于说《越人歌》中之越人又是什么人,是男是女,是划船的奴隶还是美丽的打浆女;当中的越人而今应属哪个民族?都依然还是一个谜。
根据上世纪80年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壮族语言研究学者韦庆稳先生深入研究,认为这首《越人歌》是一首古老的壮族民歌(现今的壮族是与古越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的一个部族)。
他从语言的角度去加以剖析发现,原歌的记音和壮语语音基本上是相同或相近的,而且构词很有壮语的特点。他把拟构的上古壮语按原歌记字顺序加以排列,作了词对词、句对句的直译
〔原记音《越人歌》〕
滥兮挷堇挠瑁?
昌桓泽予?
昌州州湛。
州焉乎秦胥胥,
缦予乎昭澶秦逾渗。
惿随河湖。
〔壮语直译《越人歌》〕
晚今是晚哪?
正中船位哪?
正中王府王子到达。
王子会见赏识我小人感激感激,
天哪知王子与我小人游玩。
小人喉中感受。
为了让读者看得明白,容易理解其意思,韦先生根据壮语直译的《越人歌》,又作了意译:
今晚是什么佳节?
舟游如此隆重。
船正中坐的是谁呀?
是王府中大人。
王子接待又赏识,
我只有感激。
但不知何日能与您再来游,
我内心感受您的厚意!
按照以上专家的翻译,《越人歌》似乎又不是一首爱情的歌曲,而是一席感激之词。至少不是《夜宴》中所说的,一个越女爱上楚国王子的故事。
对于《越人歌》和《越人歌》之后庄辛的故事的争议,在没有给出谜底之前,你又能读出什么?
我评论说,
珍珠天堂说:“根据上世纪80年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壮族语言研究学者韦庆稳先生深入研究,认为这首《越人歌》是一首古老的壮族民歌(现今的壮族是与古越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的一个部族)。”
但我要说韦庆稳先生的研究从广西的角度出发,可能有片面性。
刘向记录的越人歌已经说明是用越语翻译的。我所引的林河先生的著作认为刘向记录的越人歌用越语翻译仍不够准确。林河先生是湖南的学者。他说他“有幸是今日还在操越语的人的后代之一,谨以我所懂得的越语知识,按音义用汉语对照的方法,重新翻译一下。”就是我上述所引的了。
(2008-08-30
16:55: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