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熊市年薪都50-60万-几百万vs自称高级囚犯
(2014-07-13 08:18:18)
标签:
基金经理年薪高级囚犯老鼠仓监管 |
分类: 股市牛人/基金 |
据21世纪经济近日报道整理:“那些在公募基金做过老鼠仓,拿老百姓钱练过手的基金经理,我们私募基金张开双臂欢迎你,离开公募基金是你最明智的选择。”这条在朋友圈广泛流传的段子,让仍在公募基金任职的基金经理感到无比沮丧。
7月4日,证监会公布海富通旗下有5位基金经理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被立案调查。同一天,有媒体报道华夏基金有基金经理被抓。
“以前老百姓的公敌是开发商,现在人民的公敌变成了基金经理,到处都在说捉老鼠。”一位在基金行业担任了9年基金经理的博士向记者抱怨。
“外界以为基金经理很光鲜,轻轻松松拿着几百万年薪。但其实60%的基金经理年收入也就是30-60万元。”前述博士基金经理抱怨。记者调查发现,超过一半基金经理人群的年收入50-60万元,高的几百万。【赟注:此时此刻的调查数据有问题,因为A股已经熊了7年多,大多数基金这些年几乎每年都在亏甚至暴亏,亏损的年度如果都有50-60万元年薪,那06年、07年、09年等大牛/基金净值成倍上浮时只是这个收益?A股不会一直熊下去吧?】
但对身处这个行业的群体而言,他们的感受是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风光、体面。有些人甚至感觉“基金经理就是高级囚犯”,没有自由和尊严。
“每天摄像头对着你,你干的每一件事情都被拍下来。交易时间手机上缴,固定电话被录音,基金经理就是高级囚犯,哪有人格的尊严?”刘锋(化名)是一位8年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已于2014年年初离开这个行业。
刘锋是一位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先在券商研究所担任分析师,后加入基金公司担任研究员,2006年即开始管理基金。但在这长达9年的工作中,他最深的感受是“基金行业是资产管理行业中最透明、监管最严的行业”。
提起监管这个词,在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做了4年基金经理的罗平(化名)说,基金行业对基金经理的管束已经超越了正常人能想象的范畴。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罗平担任基金经理,直系亲属都不能炒股,兄弟姐妹等买卖股票必须向公司报备。
“因为你做基金经理,家里人不能炒股,你的父母能理解你。但你的姐姐、你的姐夫呢?我有什么权利去要求他们向我供职的公司汇报炒股情况?”罗平有点无奈地表示。
手机上缴、通话录音、摄像头监控等等,都还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监管手段。真正让基金经理绷紧神经的是对投资行为和投资决策的监控。例如,证监会1月份启动对新股报价的核查。
最近半年来的捕鼠风暴,一批批基金经理被要求协助调查,这更是让基金经理们感受到高压的监管政策。
“现在的监管,不仅是老鼠仓,就连股价异动都可能被列入涉嫌内幕信息交易。”罗平说,基金经理的操作都非常谨慎,比较妖的股票都不敢去碰,就怕会惹上内幕交易的嫌疑。
外界盛传的百万年薪基金经理,大部分是在资产规模达到500亿以上,规模排名在20名以内的基金公司。
记者走访了前20名基金公司的多位基金经理,发现他们平均年薪是税前100万元以上,但个体差异非常大。
以规模排在前十名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为例,他们考核基金经理年终奖收入的方式是规模权重占比为40%、业绩权重占60%。
业内一家资产规模排在20名、资产规模达到600亿的基金公司,旗下有几位工作十几年、担任副总监职位的基金经理,排名在前20%时(非前20名)的税前收入是300万元。但若业绩一般,税前收入居然也有200万元。
记者接触的一位干了6年投资、同时又担任投资总监岗位的基金经理,过去每年拿到的收入也就是200万元左右。
“不吃不喝干6年,也就是挣了一套房子。”一位圈内基金经理透露,这位投资总监买的一套房子在华侨城,每平方米是7-8万元,一套房子的价格就是1200万元。【赟注:一套房子价格就是1200万元,很牛吧?谁贡献的?居然还不满意…】
在基金经理陈辉(化名)眼里,银行哥们的工作压力没有基金经理那么大,每天6点下班回家就是休息。而他是每天6点多离开公司,7点看新闻联播了解经济政策,8点开始打开邮箱阅读券商发来的研究报告和上市公司的公告,撰写晨会点评,超过12点才休息。【赟注:每晚7点看新闻联播等行为,显然是还很TWO(不管是投机上还是投资上)。看看管理近2万亿人民币资金规模的巴菲特,每天多轻松呀。更好理解请见:《巴菲特建议不看宏观
埋头寻找好公司?》】
“如果有500万投资本金,就不需要覆盖这么多公司,我只需要找我最熟悉、成长最稳定的几只股票,每年赚30%至50%就够了。”一位有5年经验的基金经理说。【赟疑问:5年经验算什么?至少也得20-30年才有可能成熟。顶级投资大师巴菲特最近50年本金年收益率也就13%多点(加上杠杆资金19.7%)/最近15年(在连续5年牛市后的最高点)本金年收益率也就4%出头(加上杠杆资金8%出头),详见:《巴菲特最近15年本金年收益率仅4.2%》。一个只有5年经验(貌似什么都不太懂的)年轻基金经理凭什么去每年赚30%-50%就够了?每年能赚3-5%或不亏就不错了,显然这基金经理貌似还很TWO,不知天高地厚!哈】
天相投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541只基金宣布调整其掌门人人选,相当于一天就有两三起基金经理变更事件发生。某基金研究中心统计发现,近一年有174位基金经理离职,但其中仍坚守公募基金的仅有15人,占比不到一成。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