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为啥从不敢投资A股?
(2014-05-05 18:18:18)
标签:
巴菲特a股投资h股中石油 |
分类: 巴菲特理念 |
【赟按:巴菲特从没有投资过A股,仅投资过2只中国H股,一只是中国石油,一只是比亚迪。2003年仅花5亿美元买入很低估的中石油(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目前有2000多亿美元净资产!买入中石油价格相当现在的人民币1元多一点点,4倍动态估值),几年时间暴赚277亿港元。08年9月勉强花2亿多美元买入暴跌超74%的比亚迪…巴菲特不敢投资A股,一是没有很好标的可以投资,二是稍微好点点的企业又特别高估。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中国企业不具竞争力!其实,中国目前环境下真正的好企业真难难找,能勉强称好的企业又不愿意上市,如华为,如老干妈(拒绝上市,政府做做工作也不行。2013年全球销售额却超过37亿元人民币。“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已然成为老干妈的标签之一,也让一众机构垂涎三尺却只能望而却步。)】
无论是“股神”巴菲特,还是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等投资大亨依然没有投资过A股。
前期,笔者就罗杰斯不肯投资A股的主要原因作出了阐述,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A股的价格太高。【赟注:看看这个:《A股太扭曲的高估值PK成熟市场的美股与港股估值》】
实际上,罗杰斯先生在国内多次的演讲中,反复强调自己长期看好中国股市。然而,他却公开表示从来不会购买A股。同时,他表示,他更愿意购买中国其他的股票,如B股、H股等。归根结底,在于上述股票均比A股便宜。
的确,虽然近年来A股的估值水平有了一定的下降,但是相比H股而言,仍然不具备估值的优势。从长期的角度来看,A股的估值水平并不优胜于H股。更多的时候,A股股价比H股低的股票多属于权重类的上市公司,而其他类别的上市公司却较H股有着高比例的溢价。
巴菲特敢投资A股吗?显然,投资大师们还是会综合多个因素才决定是否投资。不过,从巴菲特的投资风格以及投资意识等因素分析,他更愿意以其他形式投资中国股票,最终投资A股的可能性非常低。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估值水平还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正如上文所述,与H股相比,A股并无明显的估值优势,同时,因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被极少数的权重品种严重拖低,致使股市的估值水平严重失真,参考性很差。【赟注:看看这个:《A股目前估值pk全球牛市高点估值》】
第二、A股缺乏值得长期投资的上市品种。从巴菲特多年的投资心得获悉,他比较崇尚价值投资,一般看好的上市公司可以持有多年,甚至数十年之久。反观A股市场,部分股票呈现出第一年亏损、第二年ST、第三年暂停上市的被动局面,市场的运行模式已然变味。更为关键的是,因国内政策的朝令夕改,政策对上市行业的影响颇大,且部分上市行业存在周期跨度小等特点,最终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长期投资决策。【赟注:巴菲特根本就不会在意政策的变化或者不太考虑政策对其有很大影响的企业。《巴菲特近15年从未卖过的6只重仓股票》、《巴菲特建议不看宏观 埋头寻找好公司》】
第三、市场制度不合理,缺乏公平的市场,难以产生长期性牛市。过去多年,股指期货期现市场间不对称的交易制度严重影响了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在实际操作中,大资金大机构不必局限于单向做多的操作思维。在更多的时间内,大资金大机构凭借资金、信息等优势操控指数的波动区间,再借助相应的做空工具实现套利等目的。【赟注:郭施亮对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认识貌似还很盲,巴菲特投资标的根本就不在乎是否上市,并不会考虑怎么从股市去赚钱!如果股评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郭施亮都这样,可见普通股评家差劲的水准吧。唉…】
第四、美国股市实行的是注册制,中国股市实行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过渡,两者巨大的差异性造成股市的差异化发展。实际上,美国注册制是以严格的退市以及信批等制度作为基石,在市场程度最高的制度环境下,为优秀企业提供上市的有效渠道。相反,对于部分质地较差的上市公司则采取强制退市的态度。纵观中国股市,虽说目前已经进入注册制的过渡期,但是相应的退市机制却没有到位。于是,一边是企业大肆地发行上市,另一边能够退市的企业却寥寥无几。最终,股市的容量大幅度扩张,新增流动性却无法跟上市场扩容的节奏,股市上涨的动力也会随之下降。
对比美国股市,中国股市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可以这样认为,巴菲特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成熟健全的美国证券市场,假如没有稳定的市场基础,巴菲特也无法创造出投资神话。(郭施亮:巴菲特敢投资A股吗?)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