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同业监管虚惊一场 坚定看好银行股 兴业银行
(2013-04-19 11:42:10)
标签:
同业敞口债券市场钢贸贷款同业资产逾期贷款 |
分类: 银行板块 |
——中金公司
一、中国银行业近况
近期行业热点:
1)据路透报道,中国银监会近日要求各家政策性银行及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 5月8日前上报同业敞口的风险管理情况;
2)据有关媒体报道,钢贸贷款风险恶化。
3)人民银行对于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整顿。
二、点评
(1)虚惊一场,此同业业务监管非彼监管:路透报道的要求银行上报同业敞口和市场普遍理解的同业业务监管(对同业业务进行类似理财8号文之类的管理)毫不相干。据路透报道中国银监会近日要求各家政策性银行及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5月8日前上报同业敞口的风险管理情况:
1、此次摸底摸什么?——并非针对同业资产投向(如非标债权占比),而仅是交易对手集中度,直接动机是向巴塞尔委员会交差。【巴塞尔委员会3月26日出台了《衡量和控制大额风险敞口的监管框架》(征求意见稿),要求单一最大交易对手方风险敞口不超过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的25%,并要求于6月28日前提交反馈意见。】
2、会执行25%吗?——五年内无执行可能性。
a.巴塞尔征求意见稿建议25%从2019年初执行;
b.国内即使执行,时间点上不可能早于国际同业:巴塞尔委员会早在1991年就要求单一最大交易对手方风险敞口不超过总资本的25%,此次仅为将总资本改为核心资本,即小幅调整,而国内迄今为止还没有出台任何关于交易对手集中度的要求。
3、如果执行,银行达标有困难吗?——基本不存在困难。即使对于兴业银行,即使按照最严格口径算,只要对手方银行达到16家即可(事实上肯定超过)。
根据我们对巴塞尔委员会征求意见稿的理解:
a.风险敞口的计算既包括同业资产,也包括购买同业发行的债券;
b.净敞口,即对同一交易对手的同业资产减去同业负债;
c.承认风险缓释抵押品的扣减。
对于兴业银行而言,按照最严格口径(不考虑同业负债抵扣,只承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基础资产为债券和票据的为有效风险缓释抵押品),其2012年中期的合计银行同业交易对手风险敞口为6000亿,约为考虑定增厚的核心资本(1500亿)的4倍,即只要对手方银行达到16家即可。【赟注:相关阅读:《兴业银行的同业空间分析》。马明哲“银行是躺着吃饭的”,那么学会“跑着吃饭”就具有投资机会,而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已学会
4、后续会否有针对同业资产投向的监管?——不排除后续有监管措施出台,时间和力度很不确定。即使出台,我们预计依然不会实质性影响社会融资总量,且是短期内最后一个风险释放,是投资者重新加仓银行股的绝佳时机。
(2)不良贷款为滞后指标:钢贸贷款的不良状况。
我们理解,这主要是将之前的钢贸贷款的资产质量风险进行账面确认和处置,不是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我们认为,逾期贷款增速在2012年4季度见顶,滞后指标不良贷款的增速在6个月后见顶,这个判断没有变化。
【赟注:详见《沪上钢贸商合谋赖账 引爆2千亿信贷危情》】
(3)债券市场整顿意在规范发展,而非控制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对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整顿,触发原由更多是由于一级半市市场/丙类账户的不规范交易(或者简单说是债券市场的老鼠仓),不是从控制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我们理解,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规范以后,可能会迎来进一步发展的机遇。【赟注:即使是从控制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长期讲,也是好事呀】
投资建议
A股银行和港股银行经过近期的调整后,估值又回到安全区间,特别是规范同业业务的文件出台后,短期内监管风险将释放完毕,第一个阶段的调整也将接近尾声,重申坚定看好银行股。【赟注:“估值又回到安全区间”?难道前期银行股价格远离安全区间了?很晕!目前只是安全性增加了很多】
未来1-2个季度的正面的催化剂可能包括:
(1)经济数据的企稳。一些银行认为政府完成换届后,伴随项目的逐渐开工,2季度经济能够比1季度有所改善。
(2)改革措施的进一步明朗,包括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化解措施的出台。
风险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力度低于预期。
相关阅读:《兴业银行的同业空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