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看银行业结果会怎么样?兴业银行
(2012-10-31 16:59:27)
标签: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gdp宏观调控坏账 |
分类: 银行板块 |
1.
中国银行业,理由就是银行很快就有大坏账出现。而极少数乐观者则认为,银
行业会继续保持高增长,一些中小优质银行会继续保持20~30%以上的高增长。
俺仅以中性观点来看中国银行业,未来3~5年很难出现过去曾出现过的大坏账,有的银行还有微增长。假如未来10年银行业绩0增长,以目前价格买入跌破净资产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左右的中小优质银行股(目前上市的16家银行股中绝大多数已经跌破净资产),未来10年收益率也不得了:超过5倍!
每年20%收益率是个什么概念?巴菲特目前也就是这个收益率。每年20%,10年后就变成6.2倍(前提条件:投资一家优质中小银行=每年净资产收益率在20%左右,假如不再成长,未来10年都维持目前跌破净资产的这个估值,假如利润全部分红并再投资,即使股票本身不再上涨,每年也能取得20%的税前收益率)
以中小优质-兴业银行为例。兴业银行过去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24%,今年前3季度净资产收益率已经达到20%。兴业银行今年前3季度的每股业绩是2.44元,全年超过3.2元是大概率事件(不考虑增发摊薄)。俺就以3元保守计算,则2012年净资产为13.68元,假如未来10年0增长(这个很保守了吧),则净资产为13.68+10X3=43.68元。假如以今天12.4元收盘价买入(远低于13.68元净资产价格),兴业银行值不值得长线投资呢?
2.雪球财经--白云之乡之乐观观点
1)金融行业的收入占GDP比重逐年增大,是一个历史性的大趋势。因为每年货币的增发速度超过GDP速度(可以参见赟的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0d8d001018o6j.html)。在2004年美国的金融业收入已经达到GDP的40%。中国目前银行业的收入大约是GDP的5%。
2)在中国目前这个历史阶段,市场经济占的比重还很小。所以在不是市场经济领域,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来分析,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的货币增发增速世界第一,更多的是从政治角度的考虑。所以银行的存款总额也会随之增加,收入自然也会随之增加。
3)股市是用钱堆起来的。没有钱进入,股市是起不来的。中国股市目前还是一个封闭市场。股市资金存量,远远小于股市的总流通,这就是中国股市里银行等企业的股价起不来的实质原因。其它只是解释。
4)银行的坏账率,取决于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中国目前的银行存款是90万亿,政府的财政收入平衡。同时,中国正处于农村人口大规模进入城市的历史阶段。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在这个条件下,发生整体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5)目前中国经济的收缩,是管理层的“主动调整”,更多是从政治上的考虑。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目前阶段,是不可能大规模向科技等领域发展的。中国的经济发展,现阶段最符合中国经济规律的是房地产。90万亿的存款,应该有一部分流进房地产,再流向其它行业,中国的经济就会正常运转。但房价涉及太多的政治考量,所以只能对其控制和调整。
6)中国的“主动调整”与目前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的经济状态是两个不同的情况。发达国家的情况是,民众没有存款,提前贷款消费了,目前没有钱去消费,所以各行业萧条。中国是大量的存款,限制投资和消费。所以只要在政治考量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取消限制,经济自然就恢复了。
7)银行的贷款不良率在管理层的密切关注中,像光伏那样的必然倒闭企业,当地政府都能以财政支持,所以银行的坏账会控制在一个很小的比例中。
8)中国银行业的收入和茅台等高端酒的持续增长,都是中国这个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站在历史长河和世界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自然会得出客观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