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
梦境水磨
图/文
瘦马007

当我们到达水磨古镇时,夜幕低垂,轻柔的夜色开始笼罩在寿溪河畔。垂幕的夜色、飘渺的云雾和着五彩的霓虹,将水磨古镇幻化得如此缤纷精灵。浓墨丹青,水磨羌寨,活脱脱地呈现在川西高原。古镇羌寨,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古色古香;青青石板,古老碉楼,羌族图腾,岭南风韵;门楼牌坊,禅寿老街,水磨亭阁,廊桥遗韵……,无处不彰显古老羌寨浴火重生而焕发出的清新气息和勃勃英姿。
站在寿溪河畔,眺望水磨羌寨,不曾想像“512”汶川大地震给水磨带来的灾难会是怎样的情景?水磨镇离汶川地震震中仅几公里距离。“512”地震时我亲临地震灾区,不难想象水磨的惨状,深有感触啊!而今,已不见残垣断壁,更看不到抽泣哀鸣的灾民,而是山水桃源般的古镇、笑逐颜开的羌民。奇迹就在震区诞生,如此杰作,被联合国人居论坛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暗淡的光线正在袭来,加快脚步,急促前行。

站在桥上,寿溪河水潺潺流淌,两岸景色交相辉映,高大的水车倒映河中。春风阁的灯光已经打开,辉煌了半边天。沿着斜坡长街漫游在古镇,鹅黄色的墙体配之楞角分明的廊檐,加上羌族图腾和白色的石块,户户高挂的彩红灯笼,家家悬挂的五星红旗,构成了水磨古镇特有的斑斓色彩。
在羌笛广场,古铜色的手掌托起古老的羌笛,路边的音响唱出羌族悠扬的歌声。羌笛是羌族特有的一种乐器,我曾在小寨子沟聆听过羌笛传人吹奏过,歌声悠扬婉转,低沉浑厚,回味悠长。
跨过“禅寿老街”牌坊,一条溪水哗哗流淌,小而不断,绵延不绝。在大红灯笼的映照下,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藏羌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也有许多名特小吃,水磨老腊肉、石磨豆花和“九大碗”流水席,散发出诱人的芳香。走进几家食店都是客满,还得排队等候。生意很好哦!而酒店客栈早已客满,没有房间,据几家客栈老板讲,早在一个星期前就预订完了。可想水磨羌寨的生意之好啊!

古镇少不了戏台。水磨的戏台叫“万年台”,与其它古镇戏台大体相当,屋檐高挑,门亭楼阁,素筒灰瓦,戏台前雕刻有山水画,两边对联相衬。虽古朴典雅,却新鲜时尚。据考万年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毁于90年代末。“512”地震后才发掘出来依据原貌加以时尚元素,重新修建。万年台成为水磨的一个亮点。
水磨亭与水磨羌城牌坊相对应,置于古镇中端的广场内,白塔、字库在旁,形成古镇的又一个亮点。水磨亭呈方形结构,两层为楼,屋基石磊,拾阶而上,颇具传统风格。但虽称“水磨亭”,可没有水磨,更听不见哗哗流水声转动轱辘的声响。而今的水磨亭只是古时岷江流域农耕文化的象征而已。
来到“春风阁”已是华灯初放,是眺望古镇绝佳的地方。登临碉楼可以俯瞰寿溪河两岸风光。“春风阁”原本在古镇上是没有的,是为发掘水磨历史文化、打造旅游风景而修建的景观建筑。

川西高原上阿坝州的松藩、红原、茂县、马尔康等有名景点都浓缩在一条街上,尽展阿坝州的风采。
……。
一路走来,水磨景色深深地闪存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的新鲜而时尚,是那样的古朴而现代。地震破坏了旧的水磨,而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水磨,导用一句名言“砸碎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一个旧镇因地震而毁,一个新水磨因民族精神而建,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啊!
低垂的夜色已经笼罩在大山深处、寿溪河畔,水磨古镇已万家灯火,辉映在群山之中,闪闪发光……!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更多相关文章和图片请看:“羌人谷”——浓缩的是精华
北川巴拿恰舞起来!
水调歌头
北川崛起
松藩古城:惊鸿一瞥 史海钩沉
如果碉楼倒下,羌族永远不倒!
更多文章和图片请看我的“现场出击”专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