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住建部长发明确信号 住房将回归消费特性

(2010-10-21 14:10:27)
标签:

房产

房产保有税

房价

加息

开发商

投机

限购令

政府

分类: 独到见解

住建部长发明确信号 住房将回归消费特性

吴其伦

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王炜的文章《深入看楼市,房子是给人住的》。该文从特殊国情和快速城市化阶段,住房必须“给人住”;高房价是“不可承受之重”,调控体现住房消费品特性;改革住房供应体系,增加公租房比例,给市场一个稳定预期等三个层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住房应回归消费特性。

文章援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的观点,“快速城镇化阶段,大量居民需要改善住房条件,以及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住房制度发展,不能走高房价、高泡沫、高耗能、大户型的道路,应该以满足居民自住为主要目标。”。

住建部长此番言论传出一个重要信号,就是中央已经痛下治理高房价的决心。中国住房即将回归消费特性。

有人说,房子承载着中国人一生的梦想;也有人说,房子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还有人说,房子是最佳的投资工具。这些说法都是对房子实质的曲意理解。事实上,房子的功能是居住,其实质应该是给人安居的价值体现。可在房价处极端高位的今天,中国房子的实质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从实际来看,开发商所推出的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商品房,其实质是奢侈品。因为有很多人是用自己、家人一生的积蓄来消费一套房子,是何等的奢侈!目前,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房子均价都在每平方两万元左右,这些城市的大多数区域房价收入比超过了18(有的地方甚至更高),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也大多超过了10。

可即便在这样的市场态势下,仍然有很多本不具备购房能力的人投入到买房行列当中。而当这些在牺牲自己多项消费行为并通过借贷实现购房的人们得意于自己终于成为有房一族时,却没有想到自己是花了宝马的钱而买来的却是宝来;更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在恣意浪费自己、家人及亲朋的辛苦所得;当然也就不会认识到平常理性消费节俭持家的自己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奢侈。

一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所供应的产品绝大多数是定位高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目标客户锁定的是投资客、高收入群体。房产市场充斥着动辄几十、成百、上千万的住宅,这些住宅绝大多数被投资客所买(居高不下的空置率即为明证)。由此可见,房改至今的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是奢侈品、投资品市场。

诚然,对于商品市场来讲,这本无可厚非,可问题是政府着力扶持商品房市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民众的居住问题,而从结果来看,这一目的显然没有达到。实践证明,以投资为主导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仅不适合中国国情,更不能很好得解决民众的居住问题,同时也给中国社会带来诸多难以化解的矛盾。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属性急需变革。

我们欣喜地看到,9.29新政、温总理国庆招待会的重要讲话、各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从严调控细则、央行加息等均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投机、抑制投资,与此同时也发出了部鼓励百姓购买商品房的重要信号。

有了政府的明确指引与极力倡导,相信不久的将来,房屋功能将得到顺利回归,将回归其应有的消费品本质,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出现重大变局,即由投资主导的市场也必将进入消费市场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