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开始说实话了,实话直指春晚,很多人为此乐了,比看他的小品还开心。
日前在做客贵州卫视《论道》与龙永图对话时,赵本山公开指责央视春晚节目审查内幕,称“整个观众都笑翻了,就他们几个脸是青的”,并表示审查的人老是提一堆不懂的意见。“一个挺乐的节目每审一遍就少乐一些,审十遍就被毙掉了”,他更直言节目被传播也不怕。
赵本山在做客时表示自己想说实话,但是往往实话变成了笑话,随后他摆出几个“焦虑”的表情称央视春晚小品节目在审查时,“整个观众都笑翻了,就他们几个脸永远是青的”
。他说:“我们长时间来,办这个晚会给13亿人带来快乐,就这几个经营快乐的人他不快乐。”赵本山还表示审查的人不懂,还提了一堆不懂的意见,看一个节目时,第一次看都说好,这个不错;第二次看觉得不好笑了,就进行删减;看了很多次最后台词都能背下来了,就觉得不搞笑了,就把节目给毙了。
此番言论被解读为赵本山“炮轰春晚”,作为旁观者,也的确从赵本山的话里读到了火药味,奇怪的是,赵本山的经纪人高大宽对网友的理解做了”纠偏”,称赵本山的这段话并不是针对央视或者春晚说的。“赵老师到哪里也这么说,就是对一件事情有自己的不同意见吧!央视春晚的节目审查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赵老师作为当事人有自己的看法很正常。”有网友猜测,今年将“刘老根大舞台”经营得红红火火的赵本山,此番的言论可能是打算今年不上春晚了。对此高大宽回应:“那绝对不可能,赵老师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有好剧本肯定上。”很显然,这样的解释对可能出现的“误读”进行了修正,同时,也给央视或者春晚或者相关审片导演什么的以“消气”,一句话,对炮轰言论可能引起的一些矛盾进行“化解”。
事实上,炮轰央视或者春晚的人并非赵本山第一,之前有很多大腕级人物,相信之后仍会有很多大腕级人物对其平头论足,而更多的声音相信是来自最普通的老百姓。如果我们毫不夸张地评价近些年的春晚,估计很多人是从大年三十就开始在网络上传播这样一个占不小比例的声音:唉,春晚吗?一年不如一年。这样的声音会一直延续到正月初八上班,同事朋友都会冒出大致相同的话:没意思。当然,也会提及对某个节目的喜欢,可是,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观众,春晚的水平应该是跟不上观众的思维与追求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很简单,一是春晚如同学生作文,而且是“三段式”,套路化已经令很多人感到了厌倦;二是春晚面孔陈旧,上一届好不容易冒出个小沈阳,还是个娘娘腔,听一次可以,听多了就起鸡皮疙瘩;三是春晚的官方痕迹太浓,先入为主的主题贯穿始终,娱乐被戴上枷锁舞蹈,就不是全民的娱乐了。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就是来自网络的影响,如今的快速信息通道让很多人可以轻易地享受娱乐,很多小品的包袱均来自已经流传在网络的笑话与段子中的某个“故事核”,也是有节目涉嫌抄袭的原因之一。当这样的节目出现在春晚舞台上,新意打了折扣,整个晚会的魅力就会锐减,怎能不让人对春晚说无趣?
赵本山炮轰春晚,应该是艺人身份中最高档次的一个,想必引起的相关效应是值得期待的,遗憾的是,赵本山的经纪人试图澄清炮轰成分,不知道个中是否也有耐人寻味的“内幕”,但不管怎样,央视也好,春晚也罢,针对它的评说其实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在一个舆论渐进自由与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开放时代,央视或者春晚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甚或被挑剔被指责被炮轰,都是社会文明进程中的新现象,也应该得到央视或者春晚审查者的理解与尊重。
既然已经炮轰了春晚,赵本山又何必躲闪?
富商为何争相娶女明星做老婆(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