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思2011年见7还输Money的原因

(2011-11-25 09:03:48)
标签:

高尔夫

休闲

差点

分类: 高尔夫

前两天看到北京木兰队队长石婷的博文《反思2011年未能见7的主要原因》,我开玩笑地回复说,我要写一篇“反思2011年见7还输Money的原因”来呼应。她笑回说我是“报复”,其实报复确实谈不上,梳理一下思路倒是可以的。

关于打高尔夫是否一定要赌我曾经写过两篇博文,打高球,赌或者不赌?》真是不理解,各位博友打球为什么非赌不可呢?,以及另外一篇相关博文关于高尔夫球的差点,总的想法,是自己只要对待每一场球,每一杆认认真真,严格按照高尔夫规则、高尔夫礼仪打球,是一定能够进步的,跟赌不赌是没关系的。

但是今年跟朋友约球,很多次都会被朋友劝说参与小局,如果不参“赌”似乎就显得很孤立,很不随和。所以,我今年夏天以后,“半推半就”,欲罢不能地参与了若干次球局,当然是“输多胜少”了。有人可能会说,正是因为你“赌”的少,所以心态不好,就会输球。我自己仔细想了一下,还确实是,我自己打球时,输了自然不高兴,但是“赢”了,我同样也不爽,这句话说来可能别人都不信,但是我确实是这样的。这是不是过于“为他人着想”了?

今年夏天有一段时间,打球比较稳定,经常是80小几,而且在7月31日于加州水郡球场打出了78杆(详见本人博文《78杆!——北京加州水郡高尔夫球场创佳绩》),从那之后,我就似乎不会打球了,一号木经常是180码左右,还带slice。这大概也是见7后遗症吧?哈哈!

那见了7,为啥还输钱呢?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条,还是心态。前面说了,我打球比较认真,打球挂点“赌”,反而影响了我认真的程度,特别是在打队式比赛时,我基本上是按照队际策略而不是个人策略在打球,心态也就起了变化,我本身的特点是短打型选手,全靠短切和推杆取胜,但在队式比赛中,有时候会不讲策略“强攻”,自然失误就会增多,成绩就会下降,这算是第一条吧。

第二条,由于俺“心肠好”。赢了钱,总觉得心里不落忍,打球也会不专心,曾经有一次小赌,对方刚说完下洞加倍,我们队就远推拿下一鸟,对方马上说“加倍不算”,我们当然同意。

第三条,“不会谈判”。由于夏天时球质不错,跟别人小赌时经常要让杆比洞,最多时同时让同组两人每人每洞一杆,另外一人每洞一杆半,那结果可想而知。最后想来,打高尔夫小赌跟其它“打麻将”、“斗地主”小赌还不一样,重点不在你打的好不好,而在于你会不会谈判。会赌的,在谈判时会说自己如何如何弱,打的如何如何烂,需要如何如何被让杆,这是在战略上麻痹我们;像我就属于不会“赌”的,因为我不会谈判,在打球前交流时,我会认真地交流近期自己对高尔夫的体会。真正打起来,才发现,谈判时,已将自己置于“不胜”之地,即使出色发挥、超水平发挥,也不能取胜,又何况我们业余选手不可能场场都稳定发挥呢?超水平发挥而不能胜;一般发挥,必然输;打烂了,那自然是大输、特输了。哈哈,终于找到了这最关键的第三条!

如果说最后一条是关键的,那么反过来讲,打高尔夫就是最不应该赌的,我们中国没有差点系统,即使有,也有蓝梯、金梯的差别,每个人也有状态的差别,曾经有博友(排名101)说过,“中国每个人都有几个差点:真实的差点(一般不用);赌球的差点(往高了整);吹牛的差点(基本职业)……”

所以我还是倡导,打球追求好成绩,而不是赢“money”,想赢“money”去打牌,哈哈……

匆草一篇,以为呼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