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尔夫球的差点
(2011-06-26 05:59:26)
标签:
高尔夫差点休闲体育 |
分类: 高尔夫 |
刚才看到老詹的回复,说我的差点有意思,说的是有次在雁栖湖打球,我前九加13,后九加3,他说我后九加3,厉害。我回复他说,不是厉害,是差点提前打出来了。由此引发了我对高尔夫差点的一些思考。
高尔夫球的差点还是很准的,每个球手都会经历从刚开始的特高差点向较高差点然后较低差点转化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从一开始练球,几乎无法准确记录成绩,差点估计得有50以上,到能够平均每洞加2,差点36附近,如果勤学苦练,还是很快能够达到的;从差点36打倒差点18,即平均每洞加1,如果练球得法,教练指导有方,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一般人两年左右差不多,我听说过厉害的,打球当年就见8,而且能稳定在9字头;但是从较低差点转向单差点就难上加难了。
高尔夫差点是若干场球的平均值,偶尔打好一次,那只能把平均值向下拉一点。国外有很多球场都为会员统计差点,一些业余比赛也是根据差点来计算净杆的。国内的球场也试图给会员计算差点,但是会员们似乎都不太配合。国内的差点系统基本建立不起来,所以一些业余比赛只能采用个人报差点,然后用H36进行调整,或者直接采用新(新)贝利亚方法在比赛当天抽洞计算差点,这就只能靠球员当天的运气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比赛为了讨好一些贵客,按照对贵客有利的方法计算差点。这也是权宜之计。国内如果都让球员自己报差点,肯定乱套了,估计净杆能算出50几杆。记得有一次参加宝马的一个比赛,事先也是球手自己报差点,比赛当天如果打差了没关系,如果打好了,成绩比差点好了10杆以上,就会取消成绩,一同组哥们赛前报的差点是25,比赛时耍赖,少记杆,最后报成绩78杆。他的差点报25,正常应该是97左右,那天如果打87+,都可以接受,但是他报了78,直接被取消成绩,也是对他的一种惩罚吧。
对也业余球手来说,不管进步有多快,在一个阶段,就有一个阶段的差点,想立即有大飞跃,还是很难的,除非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天气好,温度适宜,打球时间合适,球场不堵,打球顺畅;地利就是场地有利于自己,长打型选手赶上球场的球道宽,可以任意击打,短打型选手,赶上球道短,落点好控制;人和,就是同组的人心态都很平和,大家击球节奏类似,水平接近,没有电话干扰,互相鼓励等等,自己还要超水平发挥。
偶几次见7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但直到现在,也不能说自己已经是单差选手,还经常打出2位数差点的情况。对于我们这样的业余选手来说,足够了!
祝所有我们这些业余球手早日见7,早日成为单差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