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诺悖论逐个解(二)

标签:
运动时间空间静止芝诺悖论机械运动杂谈 |
分类: 创新哲学、逻辑学 |
八、需要引入一个新概念——状态
整体必然是包含部分的整体,没有部分的整体是不存在的。在一个整体中,各部分的位置都是唯一的、确定的,也惟有这样。整体才能是存在的。
图4:尘暴。2010年5月14日,青海格尔木市郊外,一股超强沙尘暴突然袭来。
图5:2010年3月26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东部100多公里的Holloko,传统复活节庆祝期间,男孩们向一名女孩身上泼水,女孩在跑。
从上面的两张图片(图4、图5)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沙尘暴和水流都是流动的,但当其中的一粒沙子和一个水滴处在某个位置的时候,其它沙粒和水滴相对于它总有一个确定的位置。事实上,也惟有这样沙尘暴和水流才能是存在的。对于宇宙来讲也是这样的,假如有某种力量能使宇宙在一个瞬间定格,那么此时宇宙各部分的位置必定也是唯一的、确定的。我们把整体中的各部分相对于其中某一部分的位置总是唯一的、确定的这种现象叫做状态。
一个状态也只有在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能维持,一旦发生变化,状态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状态了,它变成了一个新的状态。可能有人会说,宇宙中的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你所说的这种状态是不存在的。其实这是对运动的一种误解,是我们混淆了时间与运动的关系。事实上,不管宇宙中的物质变化有多么快,这样的状态总都是存在的:当其中的一部分在某个位置的时候,整体中的其它部分相对于它总有一个确定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喜欢用时间来衡量一个事物,我们总想知道,这样的一个状态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对一般的物体而言,用时间来描述其状态是确实有效的,但对于宇宙整体来说,这种不变化的状态用时间来衡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宇宙物质都不发生变化,那么,一千万年与一秒钟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事实上,整体的存在就是一种状态,一旦状态发生了变化,整体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整体了。宇宙的存在就是一种状态。也唯有状态才是真实的,一旦状态发生了改变,原来的一切就都烟消云散了。
一旦状态发生了变化,整体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整体了。这样的解释与我们传统的认识是有区别的。传统中,我们是通过质、量、度三个概念来认识整体的,认为只有当整体的变化超过了某个度时,整体才发生了质变,也只有这个时候整体才不是原来的那个整体了,如果没有超过这个度,那么整体的变化就只是量变而不是质变,整体就还是原来的那个整体。其实,不管是质变也好还是量变也好,它们都是事物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是人们认识变化的一种方法。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认识只是我们对认识对象的一种描述,这样的描述没有对与错之分,哪种描述方法更有利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哪种方法就是相对较为合理的。在这里,我们不讨论状态改变以后整体是否还是原来的整体的问题,为了避免歧义,我们只说整体状态一旦发生改变它就不是原来的那个状态了。
九、要重新解释运动
运动就是整体状态的改变,是生成新状态的过程。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运动这个概念:
1、
2、
3、
4、
5、
状态一旦发生了变化它就变成了一个新的状态,原来的状态就不复存在了,真实存在的状态永远只有一个。运动不是发生在一个状态中的事情,在一个状态之内,各部分之间的位置是唯一的、确定的、不变的。我们所说的运动其实是在多个状态之间进行的一种比较。我们知道,两个状态中的部分是不同的部分,位置也是不同的位置,并且由于存在的状态只能有一个,所以这种比较其实也就是在一个存在的状态与一个不存在的状态之间进行的比较。由于是在与一个已经不存在的状态进行比较,所以这种比较也就有很大的随意性:我们可以选取不同的部分来进行比较。这也就是为什么描述运动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的缘故。由于参考系本身也在运动,所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的运动轨迹总是不同的。
十、机械运动是怎么回事?
1、
宇宙的存在只是一个状态,状态一旦发生变化,它就变成了一个新状态,原来的那个状态就变成了过眼云烟——不再存在了。在一个状态中,各部分的位置都是唯一的、确定的、不变的。在很大的程度上,状态也就类似于我们拍出来的一张张照片。
我们看见物体“正在动”其实是一种视觉现象,比如,晚上我们看一个星火头,它运动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光点,而是一条光线。一方面,这与我们的视觉反应滞后现象有关:当新的影像形成时,原来的影像还没有完全消失,如果视觉反应没有滞后现象,那我们可能就看不到物体在动了;另一方面,物体“正在动”与我们的记忆有关,如果人没有记忆,不能记住前一刻物质世界的状态,那我们眼中的世界可能就是静止的,就像看天上的星星,不管我们怎么看,它都是默默地呆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们看见的物体“正在运动”其实反映的是多个状态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把过去的状态与现在的状态联系起来了。
2、
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把握一个整体是如何运动的,我们所研究的都只是整体的某个局部。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是把部分与整体割裂开来进行研究的,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对运动的解释总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3、
当我们把部分从整体中割裂出来以后,部分亦是一个整体,我们还是难以把握它的整体运动。因此,我们还要对它作进一步的简化,把这个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是把问题简化为研究宇宙某一部分的内部运动。同时,我们还省略了那些我们感觉不到的变化及不太明显的变化,把各部分再进一步简化成了物体——认为各部分的内部是不变化的。这样,到了最后,我们就把宇宙的物质运动简化为研究物体的运动。
4、
仅仅认为物体自身不变化还是不够的,当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我们还引入了绝对空间和参考系的概念:认为物体是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而且其中的一个物体的位置是不动的,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它产生运动。如此一来,原本是反映两个状态之间关系的运动,就变成了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移动了。
5、是状态的投影
经典物理的运动是没有状态这一概念的,它的运动是建立在绝对空间的基础上的,这样的运动观其实就相当于是把多个状态投影到一个状态当中,当然了,被投影到的这个状态也就变成是运动的了。这与电影的原理非常类似:胶片的画面被投影到银屏上。真正的运动是胶片的画面在一张张消失,而我们看到的却是物体在一个平面上运动。
十一、破解二分法悖论
1、
2、
3、
全文目录:
一、不要混淆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http://blog.sina.com.cn/s/blog_01482fb60100nns4.html
二、不要把理论体系等同于真实的世界
三、芝诺悖论的死结
四、要破芝诺悖论就要先破绝对空间
五、破绝对空间主要是破还原论的观点
六、破解芝诺悖论的死结——位置
七、运动不是物体在不同位置上的迁移
八、需要引入一个新概念——状态http://blog.sina.com.cn/s/blog_01482fb60100nxqd.html
九、要重新解释运动
十、机械运动是怎么回事?
十一、破解二分法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