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徐霖

顾璘

快园

武定桥

绣襦记

分类: 原创

 

南京多园林,但兴亡存废,大多荡然无存,如芥子园、澹园、石巢园等,早已踪迹皆无。快园,据说就在南京武定桥东,规模甚大,冠绝一时,其主人则是一位唤作徐霖的奇特人物。为何说徐霖是奇特人物?他有何种奇异之处?一介布衣毫无功名却为何得到正德皇帝青睐?在南京源远流长的书香一脉中,如何看待

标签:

林贤治

韩少功

革命

托马斯潘恩

阿伦特

分类: 原创

                      

如今的语境,谈论革命这一复杂而又危险的话题,实在是出力而不讨好。革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更是一个人言人殊的话题。说到革命,我们会想到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会想到法国大革命,会想到十月革命,会想到自由引导人民的著名油画,当然还有血流成河、还有断头台,更有不伦不类沐猴而冠的所谓革命的作秀桥段扭捏作态。但还是有不甘平庸的思想者愿意就这一话题倾注自己的心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为这样的已经喧嚣烦躁的时代提供自己的一种思

标签:

翁氏

日记

张荫桓

公使

开缺

分类: 转载
      在存世的名人日记中,《翁同龢日记》无疑是部重要作品。从前曾借阅过涵芬楼影印的手稿。后来中华书局出版了陈义杰点校的排印本,对于阅读方便良多。翁同龢笔下十九世纪的风雨岁月,生动有趣,既有细腻的时代场景,也包含着作者思想演变嬗递的点点痕迹,以及宫廷秘辛、朋僚交往,是研究晚清历史的宝贵财富。

  翁同龢记载的沙尘暴

  许多人的日记都记录气象,但大略只写“晴”、“雨”,而翁同龢则记得甚为详细。从连绵半个世纪的日记中,我发现时下饱得恶名的沙尘暴,其实早已有之。比如同治九年和光绪四年,翁氏就分别记录了八次;光绪十年,翁氏记录了十一次。试以光绪十四年(1888年)为例,翁同龢描述说:

  二月十八日大风,黄沙涨天,入春第一风天也。二月二十六日晨晴,午黄气涨天,落沙,薄暮大风始至,势极猛也。二月二十七日午后风又起,扬尘。四月初六日午后大风狂吼,飞尘蔽天,自清明至今盖无日不如是。五月二十五日薄暮大风从东来,黄埃蔽天……

  翁氏的记载用农历,换算成阳历,为3月30日至7月4日,沙尘暴的袭击包含了春季和初夏,比我们今天的感受,似乎更为厉害

标签:

屠格涅夫

黄裳

丰子恺

译本

耿济之

分类: 原创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在一中原小镇上读书时,特别钟爱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之所以喜欢《猎人笔记》,并不是因为他对俄国地主凶残可恨罄竹难书的深刻揭露,并不是他对俄国农奴制的深恶痛绝无情鞭挞,而是他笔下猎人形象的洒脱飘逸行踪不定,他们行猎在山林草原间的刺激浪漫,他们浪迹天涯的无拘无束独来独往,而屠格涅夫简直是天才般的对俄罗斯风土出神入化般的描画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无限神往。

我当时看到的《猎人笔记》是人文社推出的丰子恺在1954年根据俄文翻译的,在1979年重新出版的。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有一“译本序”,居于卷首,其中有一段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的话深深打动了我。托尔斯泰说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是他的拿手本

(2014-05-30 18:07)
标签:

文人

诗人

学校图书馆

俱乐部

狄更斯

分类: 原创

踏上英国的土地前,脑海中浮现出繁乱复杂的种种画面,但最大的愿望并不是去看什么瑰丽古朴的城堡,清澈见底鱼儿畅游的泰晤士河,还有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博物馆、艺术馆,而是想看到曾经读过他们的作品的诸多写作者的故居、墓园,在众多乡镇的街巷上漫步闲走,体悟英国乡村的魅力,听听“伦敦叫卖声”的顿挫抑扬。这样的想法,也许有点不合时宜,但自从看过一部《寻墓者说》之后,这样的念头一直萦绕难舍。但是到了英国这样多少次默念过的国度,会有这样的机会和幸运吗?莎士比亚?伍尔夫?笛福?哈代?司各特?简奥斯汀?勃朗特三姐妹?奥威尔?当然,还有查尔斯狄更斯。

 

标签:

时年

链接

生命之源

每个

我想

杂谈

分类: 转载

特约撰稿/安琪

 

   2006年,我所编辑的《诗歌月刊》(下半月)拟为第一届鼓浪屿诗歌节做个专刊,约请诗文俱佳的谢春池先生撰写诗歌节综述文章,很快,一篇六千字长文就飞到我案头,其中《舒婷故乡的第一个诗歌节》这个标题让我的心惊喜地跳了起来,善于抓住热点要点的谢春池先生果然又一次以他锐利的视角一语切中本届诗会的应有之义——舒婷之于鼓浪屿,舒婷之于诗歌,并进而因为舒婷而使鼓浪屿之于诗歌的必然性和必须性,一下子毫无疑问地有了紧密的联系。

   诗人与地理从来就有奇异的血亲关系,诗歌从来就有给山水作传为风景赋诗的美好传统,诗人海子有诗为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一直以来,鼓浪屿以得天独厚的岛中之岛地形特色和颇具声誉的音乐及建筑名世,在文学上不免稍逊风骚,直到舒婷这个世界级诗人的出现,方使鼓浪屿真正与诗意结缘。诗歌作为独特的文体有着语言传播的优势,舒

(2014-01-27 19:22)
标签:

长城

张家口

大境门

高维岳

龚自珍

杂谈

分类: 转载

北京西北,万里长城蜿蜒依附的褐红色山体在一隅河山被一条河流撕开了一个口子,跨越河流,河套里修起了一座关城,建起了一座城门。这个被河流撕开大山的口子就是张家口,口上建起关城的城门就是大境门。

恕我寡陋,攀登

(2013-12-31 08:54)
标签:

明夷待

纪变

罗馆清

平倭通

小记

分类: 转载
标签:

欧洲

吴丹红

公安大学

阿姆斯特丹机场

杂谈

分类: 转载

   吴丹红是我的学生。近日有记者越洋采访,关于他的,我才知道他又出事了。与记者的谈话勾起了我的回忆,于是我便有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

   我喜欢在小说中写人,虚构的,但我很少为真人撰文。在记忆中,我

(2012-07-11 10:21)
标签:

崔永元

深圳

柴静

张绍刚

谢天谢地你来啦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央视也是一个江湖,接触过一些人,有的低调内敛,有的牛气冲天,有的不事张扬,有的逐步成熟。记得,多年前,到机场,接一个央视记者,刚一下飞机,就满脸冰霜,问:你们省委书记很忙?怎么没来?一地方常委,在高速公路路口,毕恭毕敬欲与其握手,他视若不见,昂然而去。前几天,看到白岩松的视频,讲到自己的反省,说到了他哥哥的考古专业和自己的新闻职业,也看到了小眼睛的董倩采访四川所谓大义灭亲父亲的节目,真恨不得要骂娘,难怪浙江的工商局长要不无蔑视地耍弄她啊!白岩松提到了央视主持人的风格多样,有的不无怪异。我不想说,这怪异一词就是指张绍刚,但看到了撒贝宁与张绍刚的激烈争论,还是觉得张绍刚此人虽然说撒贝宁“装”,但撒贝宁的境界已经远远高于张绍刚了。扯了这么多,要说到柴静了。说实在话,当初,对柴姑娘的文艺腔,实在是感觉不爽,但看她的文字,看她的坚持,看她一档档节目的成熟,真是令人肃然起敬。我们知道,电视记者的文字,较之于平面媒体,差距往往不可以道里计,但是柴静,实在是一个另类。关于野夫,她的表达,再看张抗抗这个有着虎性的女人的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