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7日,前驻印度、巴基斯坦资深外交官,知名印度文化学者毛四维(毛四维博客 毛四维微博)做客新浪网,介绍印度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并对中印文化交流、未来合作前景等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
印度是一个国民很平和的古国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浪《网上大讲堂》。我们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印度。其实关于印度的话题我们过去曾经聊过,是我们国内的旅游者以背包客、骑单车的形式去到印度的所见所闻,是第一印象,今天我们要聊得深一些,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深入。马上介绍我们新浪《网上大讲堂》的嘉宾,他是资深的外交官,同时也是印度文化专家,毛四维毛老师,欢迎您!
毛四维: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毛先生曾经担任过驻印度大使馆参赞、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另外担任过驻印度加尔各答总领事。而且您曾经在印度的尼赫鲁大学当过访问学者,您对印度的了解,跟我们很多哪怕是曾经去印度旅游过的人的深度是不同的,何况您曾经在印度当过外交官,从您的角度来看,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印象如何?
毛四维:我是1993年到印度去学习,到现在20年了,20年当中主要的时间都是和这个国家打交道。总的感觉,我很喜欢这个国家,我觉得很有特点。我想从三方面来看。第一方面,从历史上看,印度人是中国人的老师,我们是从印度学来的佛教,因此,1993年我到印度去学习的时候,我带着崇敬老师的这么一种心情去的。第二点,印度这个国家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大国,人口很多,他们实行民主制度,在英文里面把印度就叫做“最大的民主国家”。当然印度的民主并不是很成功、很理想的,但是,他们的成绩也是摆在那儿的。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很有名的一句话,说“印度只不过是一个地理名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言外之意,当印度独立以后、英国人撤离以后,印度保不齐还能够维持它国家的统一。事实上,到现在印度独立60多年了,这个国家的统一和团结是没有问题的,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军人政变,政权都是和平交接。从二战以后兴起的一大批新兴国家来讲,印度在这方面是不错的。
另外一方面,从个体上来讲,我的感觉,印度人比较平和。
主持人:宗教的原因?
毛四维:是,宗教的原因。我在1993年到1995年做访问学者,在印度学了两年,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也都在印度学习或一年、或两年。当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一块来总结我们在印度这一两年当中的经历的时候,不约而同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观察,就是说从来没有在印度看见过印度人打架。那时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物资供应还不是很丰富,经常要排队买东西,我们上街不时能看到有打架、吵架的,但是在印度待了两年、一年的,大家都说没看过印度人吵架、打架。如果说一个人有这样的观察也许是个别的,好些人从不同的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察,说明这个观察是带普遍性的。
主持人:我插一个特别想问的小问题,因为最近媒体经常报道印度强奸、枪杀,这肯定是个案了,有很多人认为印度怎么样,是不是男人都这样,这个不是吧?
毛四维:因为印度的媒体是很开放的,当这个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时候,所有的媒体都很愿意参与报道、讨论,在一段时间内把所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集中起来,放大了,就觉得这个问题特别严重。个人觉得,印度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但未必像媒体显示得那么严重。
主持人:但这不是主流。
毛四维:男尊女卑问题确实比较突出,但是不是那么严重,恐怕也不见得。
主持人:还是比较平和的国家。
毛四维:我认为平和。
主持人:您说的一个关键词平和,还有别的关键词吗?
毛四维:我想把“平和”再从另一个侧面去讲。一个是没看见打架的,再一个,后来我在使馆工作,经常开车,在印度街上观察开车人的情况。我发现印度人开车,如果说有小小的磕磕碰碰,他们会两个人下来看一看,摇摇头,表示无可奈何,然后就分手走了,不一定要争这个是你的错,那个是我的错,我赔,你赔,或者找警察来做判断。当然,大事故另说,小事故,磕磕碰碰的,印度人不是很在乎。这也看出来印度人心性平和。
主持人:这真好。
毛四维:从历史上看印度人是我们的老师;从整体来看,印度是一个最大的民主社会,有它成功的一面;另外从个体来看,印度人比较平和。从这三个角度来讲,我对印度这个国家还是喜欢的。
主持人:它有很多深层的魅力需要发掘的,住的时间久了才会发现。游客看到的可能是脏乱差的一面,基础设施比不上中国的一面,但是这个表面下有自己的内涵和吸引人的一面。说到这儿,您已经提到了,印度跟中国一样是一个文明古国,它的文明史据说有八千年,比中国还要悠久,这样的文明古国它的文化、艺术、宗教方面有哪些鲜明的特色,如果让您来概括和总结?
毛四维:我在印度期间遇到很多中国到印度来旅游的朋友,所以我带他们一块参观,自然就形成了把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做比较的习惯,尤其是从旅游者的眼光去看。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要去看古迹的东西非常多,看古迹的东西就发现中国和印度确实有不同特点。印度古代的建筑都是石头做的,因此两千年前、一千多年前很精美的地面建筑现在依然在那儿。相比较,中国在地面上的一千多年前的东西就非常少了。
主持人:咱们(经常是)“保护性拆除”、“保护性重建”。
毛四维:有些东西确实保护不下来,再加上中国的农民起义很多,农民起义进城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王宫烧掉,这样我们古代的建筑都留不下来,而印度的古代建筑保存得相当好,有很多东西可看。
从另外角度来讲,中国是厚葬文化,我们的帝王将相入葬恨不得把他一辈子的东西都带去,这样一千年以后,两千年以后,我们可以从地下挖出很多宝藏,非常灿烂的文化一下子展览在我们面前。而印度历来是火葬,大约有一千年印度是被伊斯兰教民族统治,穆斯林他们是薄葬,埋藏并不很多。
主持人:所以我们看恒河里有很多尸体,他们放到河里就行了。
毛四维:印度人火葬,古代的珍宝没有留在坟墓里面。如果我们到博物馆去看的话,到中国的博物馆你可以看到很多非常精美的东西,两千年前的、一千年前的。在地面上的东西,我认为印度人的比我们辉煌;但是看博物馆,就是说看地面下的东西,我们的东西比印度人灿烂。
主持人:幸好中国老祖宗还埋了点东西在地下,要不然今天我们都不知道看什么了。(笑)
毛四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