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语录
幸福是和供给成正比的,一个人得到的物质的、精神的东西越多,会越感觉到幸福,但是和需求是成反比的,就是说你的需求越旺盛越得不到满足越痛苦。
需求渐次满足幸福感会越来越浓
主持人:詹先生说了当时他在报社工作的时候,手下的员工们都喜欢跟着老詹干活,所以我觉得当他的员工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但是现在在很多企业里面,尤其是白领阶层,普遍来说感觉幸福感比较缺失,而且感觉压力非常大,经常我们会听到,一些白领可能比较抑郁,自杀的也有,患非常严重疾病的也有,这种现象难道可以说幸福真的找不到吗?
詹国枢:其实要找到幸福,一个是从感性上,郑渊洁讲的性格有关系,我这书里面讲一个一个故事怎么找到幸福,同时我最后一部分讲到幸福的理论,或者说你怎么样抽象出生活之后找到幸福,我刚才只说了一句话“需求的满足就是幸福”,我们有什么需求呢?大家公认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很对头的,我们有五个层次的需求。现在白领之所以感觉到不幸福,而且压力很大,我觉得可以慢慢分析,比如我们的需求可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满足,首先是生理的需求,接着是安全的需求,再上来就是归属的需求,第四是尊重的需求,第五是价值实现的需求。我们白领我想他总是会在其中的哪些方面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差距很大,他就会感觉到不幸福。
主持人:您可以给他们提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詹国枢:我曾经在这里面文章说到幸福公式,如果按照我这个幸福公式套一套,也许你会稍微比在原基础上幸福一点。
主持人:您说一下,我非常感兴趣。
詹国枢:这个数学公式,一个东西值多少,有一个分子、一个分母,中间一根线。分子是一种供给,从经济学来讲,供给分两部分,一个是精神的,一个是物质的,得到的东西越多,精神上的、物质上的幸福值越大,这是分子。但是还要注意有一个分母,分母就是你的需求,也就是说幸福是和供给成正比的,一个人得到的物质的、精神的东西越多,会越感觉到幸福,但是尤其要注意的是,分子这一块,和分母需求是成反比的,就是说你的需求越旺盛越得不到满足越痛苦。所以这里面我倒觉得,其实你看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不一定知道这个公式,但是他都在千方百计地扩大他的幸福值。怎么扩大呢?
主持人:要么缩小分母,要么扩大分子。
詹国枢:先说分母不动的时候,就尽量地扩大你的分子,挣得多一些,得到更多的表扬。得到表扬这些,都是尊重需求的满足、归属的满足。但是有时候在一定的时候,这个动不了的时候,要调节需求。西方人比较多的是在分子上使劲,尽量地挣得多一点,我们东方人讲究内心的调适,为什么叫知足常乐呢?知足就是把分母调小,同样的事情我本来期望值是得到50元,结果他给了我100元,我觉得幸福得不得了,如果期望得到100元,还给100元,就很沮丧,怎么给我这一点点。这里面其实是有这样的道理的。
主持人:所以中国那句古话还是非常对的,知足者常乐,有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下我们所要求的,如果不合实际就算得到了也不一定感觉幸福。
詹国枢:按照我刚才说的,将一个一个需求切开。比如,第一个生理的满足。这个需求就不要要求太高了,一定要吃山珍海味每顿吃得特别好,其实我觉得吃饱足矣。我在家里就是,我和老伴稍微吃一点就觉得很好了,如果这个层次需求太强烈,第一个就满足不了。第二个生存需求。我觉得这点就很有趣,比如有些高官为什么感觉到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因为做了亏心事。我们是很很安全的,我每天乐陶陶的。第三个归属。一定要找到好的朋友,人的三种情,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爱情,接着你在家庭里面有亲情,然后友情,有帮好朋友,归属这块就满足了。接着我们再往上走,尊重的需求。为什么人都需要尊重呢?比如说那些明星为什么名气越大越好,到哪个地方粉丝山呼海涌的,(因为能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如果他过气了,有的粉丝跑到另外一个人那边了,那个人冷到这一边,他的尊重需求就没有得到满足。
还有自我价值的实现,要设定自我价值的目标,比如你是一个主持人,每期都主持得很好,播出去人家觉得这个小伙子不但帅还说得非常好。这五个方面一个一个来,为什么刚才你说老詹你幸福不幸福,我觉得非常幸福,比如说第三个层次归属这方面,我非常的幸福,我现在有孙女,在亲情这方面尤其幸福。爱情嘛,我和我老伴过去是上山下乡的知青,患难与共到现在,相濡以沫。尊重敬的需求,凡是和我交往的还是对我挺好的,非常尊重我。我的自我价值,我原来办报纸的时候尽量把报纸办好,我到海外去走一走,海外华人赞扬的时候我很满足,这就是自我价值。我现在退下来了之后,我还在写书,另外我在给别人开专栏,还有在新浪开博客,尤其微博,在其他的网也开微博,最近也有其他的网叫我去,这样有好多人天天都来看,他不是说假话,我也不认识他,这样我觉得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你老了还是很有意思,很有价值,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为什么被需要就是幸福呢?因为被需要就有价值。
主持人:对,所以人如果一直处在被需要的情况之下,肯定能始终感觉到有幸福的存在。我们平时可能对于需求的分级不是很明确,刚才听了老詹说的,如果按照各个层次把需求划分出来看的话,如果你能逐级地从生理需求往上慢慢一级一级的实现,一个一个来的话,慢慢的可能就会感觉到幸福感越来越浓,所以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在哪方面一点幸福都找不到。其实仔细去看的话,还是很容易能得到一些幸福感的。
就现在老詹出的这本书,在读者当中反响来看,有一篇文章好像讨论得最多,叫《尽力当个好下级》,这一文好像是聊到在职场当中上下级关系应该怎么处理,能具体来说一说吗?
詹国枢:《尽力当个好下级》是这样的,我每周要写一篇文章,每周写到后来的时候找什么题材来讲呢,我就想到人际关系也是人能不能幸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你挣的也很多,也受到尊重,自我价值也实现了,但是人际关系搞得不好,第三个归属的需求就满足不了,你被别人排斥了,那就不对了。所以做一个好下级其实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你要融入到这个团队里面去,再一个,你的自我价值实现还可以更好,因为你当了好下级,领导赏识你,就可以一步一步做得更大。我们在经济日报的时候,当时我说了两句话,一个叫做“你表现,我发现”,就是你好好表现我们会发现。我还说了另外一句话,叫做“能干、肯干”。我在海外当总编的时候,一把手嘛,我发现那些记者我就是这两个标准,很简单,一个就是你能干,第二个你肯干,比如说你能干但是不肯也不行,或者你肯干但是做不好也很麻烦。所以我觉得做好下级很简单,不要太多地注重人际关系,如果你是一个又能干、又能肯干的下级,我相信上级是会喜欢的。
主持人:我觉得得有您这样的上级。
詹国枢:这个都是相对的,要创造一种环境。我在海外版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副主任,他就给他儿子写了一封信贴在博客上,写了怎么跟上司相处,其中就说到这两条,正合我意,就是要能干、肯干,至于关系方面不要太多的迎合,迎合不了,当然如果说那个上级太不像话、太没意思,甚至就可以走人,在他的下面工作如果你一辈子全搭进去,他需要的是其他的东西,不是事业,不是你干得好,而是拍马屁,而是那些蝇营狗苟的东西,我在这儿岂不是耗尽了?这个是做选择。我说的是一般正常情况下我所碰到的,我从一个四川的小县城,恢复高考考到复旦大学……
主持人:还是老三届呢。
詹国枢:老三届,我没有任何(背景)关系的,我父亲是一个全国最小的官,股长,科长下面的叫股长,一个县城里面,我们有什么关系,还是靠自己能干、肯干、正直、善良。有本事,人怎么能不喜欢呢?所以我在经济日报的时候还是真的比较快乐,能干、肯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