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语录
曹操为了笼络手下战将幕僚,每次领到奖金,分给他们,自己差不多一分钱不要。这个人是很卓越的政治家,看我们怎么想了,如果让钱变成钱,他做得很失败,但是他把钱变成自己的权力,变成声名,变成自己政治抱负实现的平台基础,这花得挺值的。
爱收藏的李清照与善投资的曹操
主持人:从他诗里真看不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能这是另一面,是我们读不到的,通过他的经济生活得到展现,看来隐居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也要有一定的成本。像严嵩呢,大家说历史上非常有钱,包括和珅一这样的人,他们的收入非常高,当然贪污是必定的一部分,而且一大部分,其他的收入来源呢?
李开周:他们那样的高官,其实不贪污也有很多钱挣。比如明朝也好,清朝也好,官员的正式薪水都是很低的,但是不正式的薪水,不是贪污,也不是灰色收入,朝廷给官员,一般有职田,我给你发工资了,你在岗位上做,国家另外再给你拨几百亩,甚至几千亩或者几万亩耕地,让你租出去。
主持人:那个时候人经济收入不仅仅是钱,一个是地,还有粮食,这是最主要的。
李开周:对,以农为本。还有一项是年终奖,发丝绸、布匹、粮食、金银,当然也有铜钱。
主持人:但是更多的是生活必需品。
李开周:比如办公,家里过日子需要的纸张、蜡烛、柴草,喂马的草还有做燃料的干柴,都是国家全方位供应的,他们自己不需要花钱的。这是高官。低层官员不是这样的,严嵩和和珅都是差不多级别最高的官员了,天是王大,皇帝是王二,他们就是王三,除了他们,真正掌实权的严嵩,没有比他更高的官员了。和珅的收入,我们大家几乎都知道。严嵩的收入比和珅要差一点,但是也不少。他最明显的财产除了家里收藏的很多名人字画,金银财宝之外,还有房子。
主持人:那个时候人最看重的房产投资呢?
李开周:这个时代有关系,至少从南宋以后,官员们对房地产市场就很关注了,那个时候只要和平时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比较繁荣,市场越来越火,地价肯定会越来越高,房价肯定越来越高。
主持人:这看来是中国人传统的经济思想是吗?
李开周:对,不管是做官还是经商,到最后肯定要落实买房子或者买地。
主持人:不动资产,也包括严嵩有很多地产。
李开周:严嵩在江西,他的老家,有几万亩耕地,有几十处房子,加起来大概是六千六百多间,一个人有那么多房子,比现在的贪官差不了哪去。
主持人:他们收入那么高,会不会想理财,会不会进行其他投资,刚才说投资理财,投资房产,还有其他的投资吗?
李开周:开当铺是清朝官员和明朝末年的官员比较流行的投资方式,和珅开了很多当铺,康熙年间有一个官员高士奇也开了很多当铺,同时投资房地产,在北京王府井那块自己买地皮,建商铺,租出去。
主持人:肯定是大房地产商,那个时候王府井也是一块宝地。像李清照,岳飞,在您书里也介绍有一些投资方法。
李开周:李清照投资不多见,主要是花钱,很能花钱。
主持人:她怎么花法,我们尽说收入了。
李开周:李清照她很喜欢收藏,业余爱好,也是她丈夫赵明诚的爱好,他们两口大半生的时间都花到买字画,买古玩,完了就是鉴赏古画,鉴赏古玩。他们的钱,赵明诚是做官的,最高的官职做到相当于现在的南京军分区司令,也是比较高级的官员,收入也很高,赵明诚也贪污,他的钱基本让他俩口买成收藏品了。
主持人:那个时候的收藏品市场也是非常火爆吗?
李开周:也是非常火爆,比如李清照跟赵明诚在开封,那个时候北宋没有灭亡,在开封定居的时候,他们俩经常去相国寺,那是很大的古玩交易市场,在那买拓片,
那个时候一张拓片好的话两百文,三百文,最多一千文。拓片不值钱,但是经常买实物。他们俩口曾经跑到河南洛阳,专门到那里访求一块古碑,花了几万文运过来。他们藏品里有很多比较有名气的,比如《兰亭序》他们收藏过,宋真宗写的一个法帖,他们收藏过,五代十国有一个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徐铉,徐铉的书法字画他们收藏过,吴道子的字画他们收藏过,先秦很多青铜器他们收藏过。李清照在一本书《金石录》写了个后序,高中课本有,这篇序里说是北宋灭亡之后,有战乱,她把他们俩口收藏品运到江南,扔了一大部分,还留了十车,就是装车装了十车,肯定要花不少钱。后来赵明诚死了之后,李清照自己在杭州,在镇江,也在南京过,都呆过,在那边是租房子,她自己一个人过日子,钱不够花。因为赵明诚死了,她是女士,不能出来做官,也不能做生意,没有经济来源,偶尔拿一幅藏品出来卖掉。
主持人:够她吃一阵子。在这本书有没有介绍特别会理财的,对现代人有启示的历史名人呢,他们经济生活怎么样,就是属于比较会过日子,比较会算计?
李开周:我写了孔子、孟子、墨子、陶渊明、曹操、曹雪芹、岳飞、李清照、蒋介石、李宗仁,大约有17位历史名人。
主持人:也涵盖很多时代了。
李开周:从春秋到民国,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选的这17位历史名人,应该说会理财的,从现在角度看,能让钱生钱,花很小的力气,投资回报率很大,这种人应该没有。倒是有把钱花得很值,比如曹操把钱花得很值。曹操本人收入很高,他是丞相,又是大将军,那个时候东汉末年,所有的官员都克扣工资,但是领不到全额工资,但是曹操可以领到。他的工资、奖金、补贴,年终奖,还有朝廷拨给他的土地,还有很多其他形形色色的,都是合法的收入加到一块,折算成人民币的话,大概有1300多万,一年的收入,确实很高的。这一千多万收入,他自己花的很少,本人过日子非常节俭,穿衣服破了,缝补起来,办公桌旁边有一个笔筒,用了十多年没有换过,漆都磨掉了,过得很节俭,他给他的儿子,给他小老婆留的遗产都很少。他的钱都花在幕僚、谋士、将军们、立战功的士兵们身上,都发给他们了。有很多朋友会认为曹操也是军阀,他把钱花给自己手下的战将是应该的,工资应该是由他来发。其实不是。那个时候规矩他名义上是掌权者,但他还是臣子,他手下所有的,现在的话叫在编的,有编制的,不管武官还是武将,所有奖金和工资都是东汉朝廷来发,曹操发给他们都是奖励,是额外的补助,不是正规的收入。曹操每领一次奖金,汉献帝为了笼络曹操,发给他很多钱。为了笼络手下战将幕僚,每次领到奖金,分给他们,自己差不多一分钱不要。这个人是很卓越的政治家,看我们怎么想了,如果让钱变成钱,他做得很失败,但是他把钱变成自己的权力,变成声名,变成自己政治抱负实现的平台基础,这花得挺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