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语录
西方人一般来说,个人第一,社会第二。在中国,社会第一,个人第二。
很多科学家,很多艺术家,他们也有兴趣不一定是关于科学的,比方说爱因斯坦他也喜欢小提琴,是吧?
希望让更多的人理解中国文化
主持人:很多相同,另外您刚才提到说中国梦,包括外国人的中国梦。包括您书中的戴维,戴维到中国也是(追寻)中国梦,他的经历跟您有点像,您到中国到底要圆怎样一个梦呢? 狄马克:你知道关于我来中国,“9·11”的时候,“大战”开始的时候,那时候经济崩溃了,我丢掉了工作。有一天我问我自己,马克,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我有选择,我有很多机会,我可以继续一样的工作,可以做电信或者是其他的事情。或者我可以考虑可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那时候我觉得我希望改变我的生活,你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时间,可能你经历过,可能是在你的未来。有一天在生活的过程中,有人问自己,我的生活有什么价值?我的生活是为了什么?那时候我问了我自己这个事情,我发现我喜欢一个新的生活,我喜欢的生活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我想与慈善有关。第一个方面,我希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主持人:慈善。 狄马克:慈善。第二个部分,是关于一个思考的挑战,一个文化的挑战。我喜欢给我自己一个问题,我说马克,中文、汉语,可能是在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也是)文化非常丰富,你可以掌握这个吗?你可以试着理解这个文化吗?我告诉你,有一天我跟我的同事到了亚洲,我说了我会再来一次。 主持人:来了。为了圆这个梦过来了。 狄马克:这个梦也包括其它的事情,所以我也喜欢慈善,我也喜欢理解文化。我喜欢走自己的路,可能有一点坎坷。你是非常好的老师,改天你教我中文我教你英文。(笑) 主持人:没问题。 狄马克:我喜欢多理解,多思考。 主持人:因为中国文化的理解,有没有出于工作事业发展的考虑来到中国的?你的梦里有这部分没有? 狄马克:是的。我觉得一个事情是,我的生活现在包括写作,有一点点管理咨询(的工作),也有慈善,可能不赚钱,可是鼓励更多的人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是重要的事情。你知道我的太太是中国人,在中国我告诉你一个事情,我住在中国九年,一直在中国,中国人欢迎我、爱我,让我理解他们的文化,让我理解我自己多一点。这个事情我觉得不是工作,不是好像从八点到五点你去工作的事情。 但是生活包括发现什么东西,一二三四五……是非常重要,更加重要的。是中国让我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主持人:这种重要性以前没有理解到? 狄马克:我理解到,但是可能有很多错误。很多可能不完整的理解。 主持人:中国人眼中的家庭和西方人眼中的家庭,有什么不一样的? 狄马克:有很多。一个事情是我觉得中国的家庭很大。 主持人:大家庭,人多。 狄马克:大家庭,人多,从一个层面理解你知道,连怎么称呼,这个人在家庭里面,那个人在家庭里面(该怎么称呼),比较难。(对家庭成员的称呼)英文比较简单,可以说,但是中国不是。一般来说西方的家庭比较小。一个事情也是,在中国家庭给人很多负担。 主持人:对。 狄马克:我觉得就是说这个负担,来源于负责任,很多人有这个责任心,非常深,不但关心你的亲人,可能跟大的家庭有关。西方人一般来说,他们人少,还有可能也有其他的事情的时候,个人第一,社会第二。个人第一,社会第二,一般来说,一个非常著名的中国的哲学家以前说过,他说了几句话,在中国是这样子。在美国一般来说或者其他的国家,个人第一,社会第二。有一点,在中国,社会第一,个人第二。 主持人:是。 狄马克:家庭跟这个有明确的关系,明白我的意思吗?中文了解。 主持人:您中文很好,您触及到中国文化精髓了。(笑)中国人很重视组织,把自己放在组织中,中国有句话叫“枪打出头鸟”,谁冒尖了就不见了。(笑)您个人更喜欢中国的家庭观念,还是肯尼亚式的、(美国式的……)? 狄马克:这个问题太简单。意思是说,你知道,我的书包括很多方面。为什么?它包括家庭暴力,是关于深圳,是关于爱,是关于慈善,是关于书法,是关于家庭……,很多方面。为什么有很多方面?不是因为我喜欢(家庭),我觉得这个家庭这个方面比其它方面重要,因为这个是生活,生活是这样子,生活有很多细节。这个细节在我的最大的挑战是,只能在一本书写这个细节,让很多人理解中国的很多方面,我是在做这个事情。 比如说你看我的书,如果你喜欢外国人,如果你想理解多一点关于深圳,你可以读一点关于电子市场的,华强北(注:深圳地名),可以到那里买一些电器。 主持人:是,我去过。 狄马克:如果你想多理解一点关于家庭暴力,或者你或者你的家人,你的妈妈你的爸爸互相尊重,你知道和睦、和谐,相敬如宾,这个事情很重要。戴维在这本书中花了很多时间,他发现他有很多缺点以后,他理解为什么他有这些缺点,因为他爸爸教他多一点关于他自己,因为他给他的日记,对于他看了他的日记,说可能是为什么我做了这个,为什么我做了那个,那我的未来可能会不一样的。我们都应该考虑这样子的传承,这样子的事情。 主持人:没错。所以这本书,我想不光是写给中国人看的,您也希望老外们都来看看? 狄马克:我希望老外学中文,然后来看看。 主持人:没有英文版? 狄马克:已经有了,但是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因为很多东西是关于中国的。很多媒体说这本书是关于家庭暴力,关于我的家庭等等。其实他们说的很少,这本书关于中国,我希望更多的人理解中国,我希望中国人理解外国人的思考。我希望更多的外国人理解中国人的思考。 主持人:谢谢。 狄马克:我谢谢您,我谢谢你们。主要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主持人:我觉得您的使命感很强,起到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的作用。 我们继续,接下来聊您在中国的生活,我知道您在深圳,您在深圳生活了十年,您刚才说生活了九年,不管九年十年,您在深圳生活的时间相当于我在北京生活的时间一样长,所以想让您评价一下您眼中的中国和深圳,深圳有什么好的地方和可能不太好的地方?好的地方不太好的地方分别可以说说。 狄马克:难得糊涂。你知道“难得糊涂”吗? 主持人:知道。 狄马克:我的意思是这样,不管大家在深圳还是在其它的城市,他们应该让他们的生活轻松一点,我知道很多人有很多负担很多压力,但是重要的是你的健康,重要的是和和睦睦。你知道有时候工作给人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不只伤害一个人,它还伤害家庭。我们说了关于这个事情,因为我们都有明确的关系,如果在家庭里爸爸或者妈妈不回来,他们不可能花五分钟跟他的孩子交流,你知道,这个不好,因为可以找到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 如果将来有人看我的书,一个爸爸说了有一点后悔,他说了我可能会花五分钟跟我的孩子,可能跟他一起阅读,可能跟他一起踢足球,可能和他一起去麦当劳,或者吃葱油饼都可以。如果这个事情可以帮助一个妈妈或者一个女儿,比如说一个已经成功的人,可以花几分钟每个礼拜去孤儿院,教他们英文、或者音乐或者其他的事情,那是非常好。 我觉得第一个事情是关于压力,第二个事情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理解中国文化,比如说书法,比如说《红楼梦》。我第二次看到《红楼梦》,我很喜欢这本书,教我很多中国的文化。我希望中国人花一点时间理解他们伟大的历史,伟大的文化。 主持人:现在很多中国人中文写不好,说不好。这是我的观点。 狄马克:你的(看法)不错,我觉得(到中国生活的)好处是这样的,我告诉你,从我来到了中国,(发现)中国非常知道怎么欢迎一个人,他欢迎我,他教我很多。我的太太是一个中国人,我觉得一个事情是,中国可以教很多外国人很多事情,外国人也可以教中国人,我觉得有很多机会,我觉得非常重要。 主持人:还有一个话题,一个就是说您刚才说了您喜欢中国的书法,喜欢中华的文化,所以我们了解到您是学理工出身的,但是您对文化特别是异国文化特别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呢? 狄马克:我不知道。可能我不知道,我说一个事情,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学习的北京,我现在也知道我做一点点工作,去电信公司等等。但是关于文化的事情,你知道很多科学家,很多艺术家,他们也有兴趣不一定是关于科学的,比方说爱因斯坦他也喜欢小提琴,是吧?很多人他们有爱好,但是对我个人来说,音乐不是一个爱好,是像呼吸一样,我必须做这个,写一本书不是一个选择,我必须做这个事情。我非常幸福,因为现在我已经做了一部分,你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您可以简单说一下,我们很关心您跟您妻子的生活,您妻子是一位中国人,没在国外生活过,您是一个外国人,您两位生活在一起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会不会有跨文化的障碍呢? 狄马克:对,但是我不告诉你细节,因为明天晚上我回家。(笑) 主持人:很幸福很快乐是吗?谢谢。我们最后把这本书给大家看一下,书的名字叫《从内罗毕到深圳》,一本半自传体的小说,里面涉及到家庭暴力,家庭观念,以及外国人怎么看中国,还有跟慈善也有关系,跟深圳也有关系,希望大家中国的朋友们,有机会多读读这本书,可能你能借用别人的眼睛,借用外国人的眼睛看看,可能给你不一样的启发。谢谢马克,谢谢您,感谢各位收看我们今天的网上大讲堂。 狄马克: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