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大讲堂:从内罗毕到深圳

2011年06月27日10:54  新浪博客 微博
美国作家、艺术家狄马克美国作家、艺术家狄马克

    《从内罗毕到深圳》简介:

  本书为半自传体小说。对生活失去方向,只身来到中国寻找梦想的戴维,来到中国新兴城市深圳,很快喜欢上中国文化,并融入其中。在长期的接触中,他与中国一位美丽的舞蹈演员相知相恋,并与孤儿院里一个极具音乐天赋却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儿童结下深厚友谊。因为母亲与他一同遭受的家庭暴力对他性格的形成影响至为深远,回忆过去,探索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全书的另一条主线。小说还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描写了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以及这一变革对世界的冲击。

  6月24日,美国作家,艺术家狄马克(马克·奥巴马·狄善九)做客新浪网,介绍新作《从内罗毕到深圳》的创作经历,并对文学创作、中国文化等话题进行探讨交流,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为访谈实录。

 

  访谈视频——狄马克:从内罗毕到深圳

 

    精彩语录

    我告诉我自己,我答应我自己,我会回来,回到亚洲。

    写一本书有各种各样的感觉,爱、恨,喜欢、不喜欢……是非常激烈的。

    花了差不多十年写一本半自传

  主持人尹俊(尹俊微博):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浪网上大讲堂。今天我们给大家请到一位特别的来宾,他是(美国)商人、作家,也是《从内罗毕到深圳》一书的作者狄马克先生,欢迎您。

  狄马克:谢谢。

  主持人:今天很难得的机会跟您对话,以一本书的作者对话的。在(您的)书中,您回忆过您在非洲肯尼亚的生活。我们从早年生活回忆起,您在肯尼亚生活了多长时间,那段日子是怎样的生活?

  狄马克:我想说我非常感谢您,我非常荣幸来到北京,跟你们交流我的书,我非常喜欢北京,中国人是非常大方的。关于你的问题,你的意思是说关于肯尼亚,我小的时候出生在肯尼亚,从小的时候一直到读大学(之前)我在肯尼亚。

  我的书包括很多方面,一部分是关于我小时候的经历,特别是跟我的家庭的关系。小的时候的事情非常影响我以后的生活。(不过)我不会说太多关于我小的时候,因为我的中文有点差,所以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无聊。(笑)

  第二个,是我是在写一个自传,真正的自传,(而)《从内罗毕到深圳》是一个半自传。你(以后)可以看我的自传,(它可以)回答你很多问题。

  主持人:肯尼亚的生活(让)我们从您的自传中找,今天(您先)卖个关子。(笑)

  您在肯尼亚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去美国了。您工作读书在美国,在美国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狄马克:是的。我上大学,我去了布朗大学还有斯坦福大学,毕业以后我工作在那里,我做电信与技术有关的工作。我花了多一点时间在那里,我上大学时我在那里学了我的EMBA。(有一次)我去跟我们班的同学到了亚洲,我去了四个国家,这是第一次我去亚洲,我觉得非常非常有意思。一个事情是,人民非常友好,第二个事情是(亚洲)文化是非常深厚和丰富。(这一次访问亚洲)虽然只有两个礼拜,我告诉我自己,我答应我自己,我会回来,回到亚洲。(不过,)谁知道(下一次到亚洲)是中国?(笑)

  一年、两年以后,你知道“9·11”后我丢失工作,那时候的感觉非常难过。

  这本书跟我的生活有很多相同。基本上关于你的问题,关于肯尼亚和关于美国和其它的地方,(书里面都提到了,不过)这本书大部分是关于中国,关于深圳,一个伟大的城市。

  (书的)一部分是关于家庭暴力,对我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影响。所以我试一试用我自己的经验写一本小说。

  主持人:自己的经验写一个小说,所以有这样半自传体的小说,也是我想问的,为什么想写这个半自传体的小说?

  狄马克:非常好的问题。是这样,我花了差不多十年多写这本书,这个不是我突然决定想写这本书。我开始是写一个自传,你知道我非常喜欢表达我自己,非常喜欢中国的书法,我也非常喜欢弹钢琴,我喜欢表现我自己的感觉,写作是一个办法。我开始写我的自传的时候,描写我的家庭的暴力问题,我考虑我希望描写我的爸爸,但是那时候我找不到他的优点,我只有想到他的短处,你知道非常难。

  主持人:矛盾。

  狄马克:(确实是)是的,很矛盾。我问了我自己:马克,你真的可以写一个自传,关于一个人没有优点?可以说关于这个事情?你知道家庭暴力的问题,爸爸伤害妈妈,妈妈很难过,特别重要的是伤害了孩子,这个是世界性的问题,这本书一部分是关于这个问题。

  但是我的意思是,我考虑这部自传,我告诉我自己,马克,你不可能是在写这个自传,没有人不可能有优点,所有人有短处也有优点,所以我告诉我自己,我的爸爸的优点在哪里。我用了我的想象力,描写一个日记,这个日记就好像是我爸爸自己写的,我告诉自己,马克,如果我的爸爸写他的日记,他会写什么?和以后他希望给他的儿子他的日记,说他的儿子可以理解他的爸爸,爸爸会写什么?我的想象力告诉我,这个日记可以描写我爸爸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他用自己的方法做这个事情。

  所以我开始写那个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不是一个自传,因为我爸爸从来没有写日记。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想写小说。

  主持人:变成小说了。

  狄马克:对,变成小说了。从另外一个层面理解,这本书有很多我自己的经验,比如说在书里,有戴维,有我的爸爸,有我的姥爷,有我的妈妈,都跟这些主人公有很多相同(之处)。

  主持人:所以您那生长的环境可以在书中看到。您对您的父亲还有恨吗?

  狄马克:这个事情是非常深的问题。写一本书就好像弹钢琴一样的,有时候我弹钢琴,我怕我自己,我觉得哦,天啊,会完结这个部分。我觉得天啊,这个部分那么难,我怎么会做。还有一部分说,我弹钢琴的时候我告诉我自己,马克,你可以相信你的手吗?你的手可以表达你的音乐吗?但是你不可能控制你的手,你必须让你的手不知不觉弹钢琴。

  写一本书就好像是这个,有各种各样的感觉,爱、恨,喜欢、不喜欢……是非常激烈的。但是一个事情是,这本书不单是关于家庭暴力,而且是关于中国。这本书是关于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城市。

  我喜欢更多的读者看这本书时,一边喝咖啡一边阅读,一边聊天一边阅读,但是我希望他们理解一个外国人的思考,可能以中国人的(方式)思考,不一定是我(的思考),但是可以让我们互相理解文化。孔子曾经说过,“天下大同”我觉得我们大家有很多的相同和不同。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