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 > 正文
精彩语录:
李敬泽:对古人来讲,那种黑夜和安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夜晚和安静中,我们看自己和看世界是有所不同的。我们现在的世界是不打算让自己安静,但是古人安静的时候很多。我们还是可以向古人学习一下,怎么安静。
李敬泽:春秋时代是中华民族血气方刚的时期
主持人:我们今天给聊天定的话题叫做:春秋故事与中国精神。从某种角度上,不知道理解对不对,中国精神的形成时期应该是在春秋这个时段?
李敬泽:我想是这样。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的看法,我们对自己的最基本的看法,其实说老实话,春秋的时候,就是那样了,就定了。其后2000年,我们一代比一代聪明,或者是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比那个时候没有很大的进展。科技是需要不断进展的,有些东西你也没法进展。一个在价值观的层面上,你认为什么好,什么不好,这样的层面上。这个不是天天进步的。不是说你今天认为这个好,明天进步认为这个不好,这也不成个世界了。所以说在那个时代,到孔子,到了诸子百家,那个时候,中国人基本价值观都已经定了。
主持人:这个价值观传承性很强,中华文明是一路传下来了,传到今天,我们还都是传人,一代一代往下传,这个是值得一提的。另外我们还想知道,在全书的开篇,你用了李商隐的一首歌,“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在您笔下写的历史,特别是春秋这个历史,特别的平静。跟我们头脑中想到的那个春秋历史不太一样。为什么在李老师您的笔下,春秋或者是一段历史,能够如此的安静呢?
李敬泽:我觉得历史和我们的生活一样,和我们的心一样,有闹腾的时候,可能主要的时候是闹腾。我们看到的或者有兴趣看的都是闹腾。现在无论是电视、书上、网上,很多很多大家喜欢听历史,都在讲历史,但是讲历史和听历史,我们主要关注闹腾,怎么打、怎么勾心斗角,怎么聪明。但是我想历史,或者说古人的生活肯定不能天天那么闹腾。在历史的缝隙里,我们也能够看到古人的静。或者说,我在这个书里,我说我喜欢历史中的夜晚。白天我们大家都很忙,但是夜晚的时候,我们会很安静,相对的安静。我们会更安静、从容的面对我们的内心。我们看一看古人是怎么在安静中认识自己和感受世界的。
所以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这种文明也好,还是我们的生活也好,有白天没黑夜是肯定不行的。当然我们现在可能真差不多算是有白天没黑夜了。我们现在要把黑夜也要过成白天,要实行量化工程。但是想一想,对古人来讲,那种黑夜和安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比如你刚才一开始谈到文学,文学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发明出一个文学来。文学可以看诗三首头一首关雎,是什么时候的事呢?是晚上的事,就写一个男子晚上睡不着,河中的小岛上有两只鸟在叫,也是偶尔的一声一声,引起了自己,当然就想起了他所爱慕的女子,辗转反侧得了失眠症,所以中国的文学是从失眠症开始的。在夜晚和安静中,我们看自己和看世界是有所不同的。我们现在的世界是不打算让自己安静,但是古人安静的时候很多。我们还是可以向古人学习一下,怎么安静。
主持人:所以您的全书开篇用李商隐的诗,就是要告诉大家,这本书记录是夜晚的那时候历史,安静的那部分。
李敬泽:是。
李敬泽:孔子的“失败”和孟子的“太完美”
主持人:另外您在书里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一点,我们也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您在书中说,您喜欢孔子多过孟子,为什么?因为孟子太完美了,在他身上没有看到缺点,因为孔子是一个失败者,所以您喜欢孔子。这跟当下很多人的价值观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今天,大家会觉得我们崇拜的对象会是孟子,因为孟子是一个成功者,您的偏好为什么是更喜欢孔子呢?
李敬泽:首先我要更正,孟子也不是成功者,孟子也是一个失败者。相对而言。实际上孟子也是毕生老想着帮人家治国平天下,没人让他去,他毕生也不曾成功。某种程度上讲,对于像孔子和孟子这样的人说,我想这就是看出来,失败或者说在我们人类生活中,失败的意义和弱的意义,到底何在。我们现在只信成功,只信强。但是在失败中,或者在弱中,可能非常宝贵的人类精神是由此产生出来的。我们也可以假设,如果孔子和孟子都是非常成功的政治家,都是高官厚禄,飞黄腾达,他们就不会是孔子和孟子了,我们现在就不会坐在这儿谈论他们了。正由于他们的失败,他们对世界看的更清楚。成功的人对世界看的是很窄的。
主持人:失败所以对世界看的更清楚。
李敬泽:对。就是一个经历失败的人,一个在世界上处于弱势,这样一个弱势的人,我想他对世界,对人生他会看得更清楚和更透彻。当然,我也不是说每一个失败者都是这样,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都是一个坚强、自信的人,他们都是在最失败的时候,他们也坚信我的“道”是值得去追求的,这点失败对于我来说是无所谓的。像孔子和孟子教给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超越性的价值。什么叫超越性价值?不是说今天我这个买卖成功了,或者失败了。我今天是提拔了还是没提拔。除了这些之外,我们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更重要的值得我们去信、去追求的东西。我想这个对于每个人,对后来的中国人,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让我们知道这个。知道了这个之后,任何一个文明,成功的文明,伟大的文明,一定是具有超越性的文明。一个光顾趴在地上打算盘的文明是绝不会成功和持久的。所以孔子和孟子这两位伟大的失败者保证了我们文明的成功。
主持人:孔子更失败一些,但是您更喜欢孔子,原因是孟子没缺点?
李敬泽:孟子这个人是属于通体刚强,绝不服输,嘴很硬,气很盛,像郎咸平似的。孔子相对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他也不掩饰他的缺点,小人性弱点,他有时候喜欢背后说人家的小坏话。他经常在《论语》里,背后议论他的学生。那么,他也喜欢吃好吃的,喜欢听音乐,听小曲。你会感觉到孔子这个人是更为生动的人。孟子是自我意识特别强,他自己也说过,他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浩然之气,亲和力就差了。气确实很盛,孟子的文章真是好文章,江河一样。要论雄辩,孟子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在一个生活意义上说,比如我现在坐在孟子对面,觉得压力很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