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 > 正文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近日写了一本关于春秋故事的小书《小春秋》,里面讲了许多做人的小道理,对繁忙的现代人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李敬泽眼中的中国精神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那么偏爱春秋那个年代?他眼中的孔子和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今日李敬泽先生做客网上大讲堂,与广大网友分享他书中的那些春秋故事与他眼中的中国精神。
精彩语录:
李敬泽:血性或者是血气是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中非常宝贵的素质。在我们的文明初期,在春秋时代,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气方刚的时期。
李敬泽谈春秋故事与中国精神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浪网上大讲堂。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谈的话题是:春秋故事与中国精神。介绍一下今天做客的嘉宾是《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先生,欢迎您。
李敬泽:大家好。
主持人:我最近在看您的一本书《小春秋》,这跟您以前写出来的东西不一样。我发现您对当代文学评论写的比较多,这次却是从春秋论语古籍经典当中做出解读。您作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历史的解读,还有对当代文学的解读。您觉得历史和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李敬泽:基本上是一回事。历史是我们假定在过去某一个时间,发生过什么事情。但是历史是不能说话的。那么当然它留下了物质的和书面的一些痕迹。但历史发生的事情已经不可能再重现,某种程度上讲,历史是什么呢?历史要靠我们讲、写。当我们讲和写的时候,我们在理论上把它叫做书写,已经和每个人的想象,和每个人对于古人的理解,我们要感同身受,把我们想象成古人。这个已经是相当文学化的一个过程了。
主持人:文史不能分家?
李敬泽:至少在古代是不分家的。
主持人:看司马迁的《史记》,既是史学的著作,又是文学的巨著。很多时候这两个是真的没有办法把它割裂开来的。
李敬泽:当然现在的历史学,讲的都是很学术化的,很理论化的,但是我想写和生命、和我们密切相关的历史。我们知道的司马迁的历史,包括在西方的历史。我觉得确实是高度文学化的。
主持人:在当今,大家通过历史书来了解历史,我们主观意识里,历史如果不是教科书上那样的,可能更接近文学。
李敬泽:也许是演绎式的历史。《三国志》不一定看过,对那段历史不是很清楚,但是《三国演义》你很清楚。
主持人:我读《小春秋》有一种感受,您对春秋有种喜爱在里面,为什么您会特别偏爱春秋这个时代?
李敬泽:春秋这个时代是有两个方面,在两个意义上是特别重要的时代。春秋,可能是我们最不熟悉的时代,尽管我们说孔子在春秋。春秋是怎么回事,我估计脑子里面都是一片茫然,要说唐宋元明清都很清楚,但是春秋不清楚。春秋可能很乱,多少个国家,人很多,头绪也很多,人名也很怪。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国人一般的史学想象力、历史想象力,我们对春秋的概念是很不清楚的。实际上春秋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过去西方的学者曾经说,我们人类历史有一个伟大的轴心时代,说的就是从公元前后一直到公元前几百年,差不多这样的时间段里,在希腊差生了像苏格拉底,在印度产生了释迦牟尼,在以色列产生了耶稣,在中国也就是差不多春秋这个时间段里,产生了孔子、老子,很多“子”。
为什么说它是轴心时代?过去我们常常讲,哪个时代我们发明了汽车,哪个时代我们发明了互联网。这都很重要。但是想一想,2000年来,或者是将近3000年来,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的文明中没有孔子、老子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孔子是什么样子,这个是很难想象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把它叫做轴心时代。给我们后来的文明发展,给后来的中国人定了一个坐标,定了一个主心骨。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春秋特别重要。同时春秋也特别有趣。我想春秋那个时候,不是后来所想象的,中间坐着一个皇上,下面一群大臣,不是那个状况。我们都知道周朝,是从一帮陕西人从祁山那边一路打过来,打到河南,人也不多,把兄弟几个,侄子、儿子一堆,把那块地分给你,那块地分给你,这一分分了很多,从山东到江苏这一路分过去。其实他们也没多少人可带,就带着一部分人,带着一支队伍就过去了,到那儿建个城市。中华文明的发展,我们所说的华夏文明的扩张、发展,这种融合过程,那时候在整个西周和后来的春秋时间都正在进行。那时候天下是未定的,是一个混沌的状态,不像后来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样子了。那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个时候的人也同样是属于一个像孩子一样。都还没调教好。我是觉得那个时候的人有点类似于看西方荷马时代。荷马时代也是凡人,但是那些凡人,你感觉他是巨人,都是庞然大物,脾气很大。爱起来就爱的一塌糊涂,为一点小事就打的天翻地覆,非常有血性。血性或者是血气是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中非常宝贵的素质。在我们的文明初期,在春秋时代,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气方刚的时期。
主持人:现在太社会化了?
李敬泽:现在肯定没有这么大的血气,一个人也好,一个文明也好,没有血气是绝对不行的,但是只有血气问题也是很大的。所以血气太盛,打来打去,每一个人脾气很不好,为一点鸡毛蒜皮就打的天翻地覆。春秋又得出来在另一个方向上我们又出来孔夫子,孔夫子说你们不能脾气这么坏,不能这么没规矩,教给你们点规矩。
|
|
|
|